约20380字。
2024届五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文化遗产,是时间留给心灵的路标,是先贤对后辈娓娓诉说的往事。它们承载着过去,是我们记忆的灯塔。让我们携着昔日的荣光,一起开启追寻文化遗产之旅吧!
一、积累(共21分)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性格”,中国传统建筑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bàng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份山水,亮一道风景,精致雅韵又不失A________,蕴含着中国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________,________。”亭台楼阁,配以林泉烟水,青松翠竹,可诗可画。“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憩的地方,其设计轻巧、选材不拘,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园林建筑之中。台,“观四方而高者也”,主要用途是眺望、观景或演戏。古人有云“重屋为楼,四敞为阁”,可见阁与楼的关系极其密切。与楼相比,阁的四面都有门窗,在其内部,一楼与二楼间设计有暗层,暗层是区分阁与楼的最重要特征。
一隅翩然若飞的古亭,一处巧夺天工的楼阁,它们既承载着B________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也饱含了中国文化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的叩问与思考。醉翁亭前,欧阳修曾畅抒“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快哉亭中,苏东坡也曾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中C________;颧雀楼上,王之涣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积极探索。
山水萦绕,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每一个转身你都能看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这不仅是一种人文的意趣,更是建筑学上的美观。
1. 文段中有两处需要明确字形或字音,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依bàng( ) (2)点缀( )
2.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段画波浪线的词语。
(1)意境 (2)休憩
3. 文段A、B、C三处需填上成语,请你从以下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对应填写。
备选词语:处之泰然 惟妙惟肖 大气磅礴 美不胜收 博大精深
4. 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句子序号填到文段横线处,使文段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拂汉阳历历晴川 ②千载亭台观天下 ③清泉明溪展风姿
④万年楼阁看古今 ⑤奇峰峻岭收眼底 ⑥看洲渚萋萋芳草
5. 以下从文段抽取出来的句子需要修改,下列病因分析及修改意见都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一个转身你都能看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这不仅是一种人文的意趣,更是建筑学上的美观。
A. 此句关联词不当,“不仅”改为“不但”。
B. 此句产生歧义,需要把“这”字删去。
C. 此句语序不当,“一种人文的意趣”和“建筑学上的美观”互换。
D. 此句搭配不当,“错落有致”换成“参差不齐”。
【答案】1. ①. 傍 ②. zhuì
2. (1)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可按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中的解释给分: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2)休憩:休息。
3. A.大气磅礴 B.博大精深 C.处之泰然
4. ② ④5. C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依傍:yī bàng,意思是依靠,模仿。在这个词语中,“依”表示依靠,“傍”则表达了跟随或接近的含义。
(2)点缀:diǎn zhuì,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在这个词语中,“点”指的是细微之处,“缀”则表示添加或连接,整体意为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使之更加美观或完善。
【2题】
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1)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休憩:指休息的意思,通常指短暂的休息,多指小睡或短时间的休息放松。
【3题】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处之泰然:形容对待困难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心情平静。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惟:助词,用于句首,引出对象;妙:好;肖:像,相似,逼真。
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阔无边。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多形容景象宏伟壮观。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尽。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