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80字。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作者直言进谏的责任担当。
  2.分析作者高超的劝谏技巧及说理艺术。
  3.倾听理性声音,把握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教学环节
  课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正式上课,先导入。
  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疏通了文言字词句,对文章内容已有全面的了解。魏征是一代名臣,无论是他的精神品格,还是他的治国才能,都值得我们敬仰。
  学习任务:情境导入
  “五一”临近,为方便广大游客,魏征故里计划开发“云旅游”。当地文旅部门向广大网友征集《谏太宗十思疏》的朗读音频和解说文稿。
  (ppt呈现:一张魏征故里图,一张全文书法作品)
  活动一:我来选
  过渡:现在已经征集到了两段不同风格的朗读音频。
  同学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朗读音频,你认为哪个音频更好?说明理由。如果有需要完善之处,提出你的建议。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1)缓慢:毕竟是说给皇帝听,语气上应该柔和一点,但柔和不是怕死,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份,这是为臣之道,作臣子的,应该循循善诱,目的是让皇帝听得进去。
  ①体现了语重心长,真诚恳切之心。 ②说明他思虑周全。 ③有停顿,留有缓冲思考的余地。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吗?(如果有,就讲一下读急促的好处;如果没有,就跳过不讲)
  (2)急促而笃定:这是魏征的身份决定的,他是一名诤臣,敢于直谏,之所以要急促,是因为这件事非常重要,皇帝再不去改正,后果不堪设想。他一心为大唐的未来着想,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总结:其实,无论采用哪种语气来读,都是一种理解的声音表达。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魏征作为大唐的一名臣子,他深知自己为臣的责任任与担当,为国长治久安考虑,敢犯龙颜,哪怕被杀也不惜。
  师:同学们,看来两种读法均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非常好。你课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录制一段朗读发到云旅游网站。今天,我们全班先来录制一段,读出魏征的一片赤诚之心。
  活动二:我来写
  过渡:刚才我们录了一段朗读音频,接下来,我们为“云旅游”写一篇解说文稿。
  因为文章较长,我们在课堂上很难完成整篇文章的解说文稿。所以需要分工,每个组只写其中一段,然后将三段综合起来,我们就能完成解说文稿的写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