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920字。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拘泥(ní) 和谐(xié) 不醒人事(xǐng)
B. 频临(bīn) 劫掠(lǖè) 伫立(chú) 大发雷霆(tíng)
C. 瞥见(piē) 贸然(mào) 推崇(chóng) 瞠目结舌(chēng)
D. 教诲(huǐ) 轻觑(qù) 冠冕(guān) 心无旁鹜 (w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 拘泥(ní)——nì,不醒人事——不省人事;
B.频临——濒临, 劫掠(lǖè)——lüè,伫立(chú) ——zhù;
D.教诲(huǐ)——huì,心无旁鹜——心无旁骛;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文章如品茶, 一杯好茶加果一饮而尽,那就喝不出茶的 ,需小口小口地慢慢品,才能 到茶香的沁人心脾和苦后回甘的美味。一篇好文章如果是 般地阅读,那就根本看不出什么,所以应该如品茶一样细闻慢品,一心跟随作者的思路进入文章才能领略到文章的 。
A. 滋味 享受 走马观花 精彩 B. 味道 享受 走马观花 精华
C. 滋味 感受 圆图吞枣 精彩 D. 味道 感受 圆图吞枣 精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滋味,比喻某种感受。
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写喝茶,突出的好似具体、真是的味道,用“味道”。
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
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茶香的沁人心脾和苦后回甘的美味对人来说是“享受”。
走马观花,现在多用来比喻匆忙、粗浅地了解事物,侧重于观察的不仔细。
囫囵吞枣,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写读文章读的快、不深入理解,用“走马观花”。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精华,事物最纯粹、最好的部分。
这里突出要领略文章最纯粹、最好的部分,用“精华”。
故选B。
3.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①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范围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②人们对“一盔一带”并不陌生,其安全意义不言而喻。③系安全带、戴安全头盔,能明显减少伤亡事故。④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⑤这一举措让公众认识到“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同时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
A. 第①句中“公安部交管局”作主语,“开展”作谓语。
B. 加点词“减少”“显示”都是动词,“车祸”是名词。
C. “守护行动”“不言而喻”“一盔一带”都是偏正短语。
D. 第⑤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使用安全带”后加“的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病句 辨析与修改。
C.“守护行动”“不言而喻”都是偏正短语,“一盔一带”中“一盔”是指安全头盔,“一带”是指安全带,因此“一盔一带”为并列短语;
故选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因被贵族的儿子维克多出卖,而被关进了监狱。
B. 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C.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 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D. 《西游记》中美猴王先去大闹天宫,再去冥司闹事,而后又到东海龙宫折腾,逼龙王交出定海神针,后来被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西游记》中美猴王先到东海龙宫折腾,逼龙王交出定海神针,再去冥司闹事。接着大闹天宫,后来被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故选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