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279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5月联合测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元代的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米芾等人,南宋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画的文人画,但它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元文人画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把“形模”放在非常次要地位。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样一种美学指导思想,是宋画主流所没有的。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的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元代名画家名书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宋人开始了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深受老庄哲学及禅宗哲学的影响,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使人的情感与性灵尽情显露,因此山水画作的“情”与“境”成为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
唐代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山水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代的文人画不注重审美客体的形似与写实,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气韵生动”这一人物画标准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
B.线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从原始陶器纹饰到青铜礼器纹饰,从中国人物画中的“铁线描”“吴带当风”到中国的书法艺术,都体现了线条的美。
C.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随后五代至宋元时期,荆浩、郭熙等也触及了山水画的意境问题。
D.“情”和“境”是评价中国传统山水画品格的重要标准,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追求,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丰富,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文人画即山水画。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人物画,元代画家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则为山水画。
B.元代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据此可知,苏轼表兄文与可在洋州任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应该不属于文人画。
C.“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瘤”为籀文,是一种汉字形体,“八法”即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赵孟頫借此阐述了书画相通的观点。
D.中国画有画上题字作诗的现象,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增加审美因素。古人评价唐代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先分析了中国文人画的确立时间,接着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对元代文人画特点的论述,每个特点的分析均以宋画为参照,于对比论证中得出结论。
B.材料二先提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再阐述意境说的发展历程,后列举文人、画家的观点来说明“意境”的含义及实质,最后以意境的营造作结。
C.材料一引用《艺苑卮言》中的话语,论证了元代文人画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而不注重“形模”的特点,以“元四家”之一倪云林之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
D.材料一阐明“文人画”的确立时间,“大概”“似”等词,推测之中反见严谨;材料二论及意境说的进一步发展时,用“明显”“更多”用词准确,逻辑严密。
4.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的理解。(4分)
5.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在一次大型画展上,某博物馆展出了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以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写出《富春山居图》推介语的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文本一:
快 嘴 王
李海庆
“快嘴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
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
旧社会牡丹江老道巷子这地儿,各色人等混杂其中,这说书场子更是囊括林林总总,没名没号的且不论,有头有脸的坐成了片,能把这么大个场子震得住,且让你的喜怒哭笑任由摆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