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830字。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夜里听到热闹非凡的蛙鼓,大家心底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个好年成仿佛就在眼前了。蛙声聒噪使我感到生命的奔腾和美好。试想:月白风清的晚上,万籁俱静是不是有一点单调和阴森?只有蛙声的合鸣才是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诗意动人的蛙鸣穿过清词丽句悠然而来,如诉如歌,如擂如鼓,似近若远,此起彼落,让我恍若置身于故乡的荷塘之畔,蓦然中有一种“青草池塘独听蛙”的禅意。但是,曾有一日当我再一次矗立田头,等候蛙声的洗涤时,苍白的月光下是一望无际的田筹,没有虫鸣,也没有了蛙鼓,只有偶尔几声低低的叹息:“呱……呱……呱。”那些穿梭不息捕蛙的灯火像残忍的鬼子的探照灯,萤火虫销声匿迹,一切都变得沉寂。辛弃疾曾乐观地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蛙声疏落时,稻花不香、丰年不再。今夜,我又听到了蛙鸣,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温馨,它如初夏夜里拂动着的暖风,沿着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但愿人们在聆听美妙的蛙鸣时能有爱护之心。齐白石的一幅国画,题目《十里蛙声出山泉》,画里除一条溪水中的十几只蝌蚪外,并不见一蛙。而你仿佛看到了在不远处,蛙们的悠闲与自在,仿佛能听到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鼓,嘹亮而宏阔……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着(zhuó) B. 擂(léi) C. 蓦(mù) D. 涤(dí)
2.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聒噪 B. 万籁俱静 C. 田筹 D. 沉寂
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原汁原味 B. 矗立 C. 穿梭不息 D. 聆听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蓦然(mò)——突然,猛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
田筹——田畴:田地。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争取而运用的能力。
A.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依据“只有蛙声的合鸣才是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这一语境可知,在这里形容蛙声的合鸣是乡村的特点。使用正确;
B.矗立:意思是高耸直立。多用于建筑。句中形容“我”站立在乡间田头的姿态。用错对象,可改为“伫立”;
C.穿梭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这里用来形容灯火成片移动的景象。符合语境;
D.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这里形容听蛙声,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有的人勇于搏击风浪、志在顶峰,他们挑战生命的极限、探索人生的边界,让我们看到勇气、毅力;有的人坚守一方天地,或许一辈子默默无闻,但他们用心生活、努力坚韧的身影,让我们看到温暖、迷人的人间烟火。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书写着独一无二的人生, ,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最深厚最广袤的底座。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这种精神中获取奔赴热爱、勇敢生活的“治愈时刻”。
A. 传递着生命或蓬勃向上或静水流深的力量
B. 延续着生命或蓬勃向上或静水流深的力量
C. 传递着生命或静水流深或蓬勃向上的力量
D. 延续着生命或静水流深或蓬勃向上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根据前文“有的人勇于搏击风浪、志在顶峰……让我们看到勇气、毅力”“有的人坚守一方天地,或许一辈子默默无闻……让我们看到温暖、迷人的人间烟火”可知,“勇气、毅力”是“蓬勃向上”的力量,“温暖、迷人的人间烟火”是“静水流深”的力量;根据后文“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最深厚最广袤的底座”可知,是他们“传递着”的这些力量共同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底座;
故选A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B.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C.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岸。
D. 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小说《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B.有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而不是纪传体通史。
故选B。
6.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