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10字。
河南省濮阳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共22分)
班级准备举行“龙年话龙??争做龙的传人”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龙之精神】
1. 下面是小濮同学准备在“龙年话龙”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些字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具有强大的聚合力与凝聚力。龙的精神究竟有哪些呢?团结统一、朝气(篷 蓬)勃、奋斗进取、不(屈 曲)不挠、敢于斗争、开拓创新、兼容并包等,这些都是龙的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核。几千年来,龙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为我们,为世界带来了丰富而绚烂的中华文化。
(1)语段中三个加点的字该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
A. zhùxiěxuàn B. zùxiěxún
C. zùxuèxún D. zhùxuèxuàn
(2)语段中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帮他写出来。
【答案】(1)D(2)蓬屈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音。
熔铸(róng zhù):熔化并铸造。
血脉(xuè mài):血统;人体内流通血液的脉络。
绚烂(xuàn làn):光彩耀眼。
故选D。
【小问2】
本题考查字形。
朝气蓬勃(zhāo qì péng bó):形容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样子。
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 ):不屈服,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
【龙之文化】
2. 下面是同学们围绕“古诗文中龙的精神”交流发言的内容,请你补充完善。
小濮:在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中也有龙的精神的体现,如《论语》中“①_______,不亦君子乎”,这体现了龙的精神中的谦和与包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②______? ③______”,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渴望,是团结统一的龙的精神体现。
小豫:还有秋瑾的《满江红》中“④_______,⑤_______”,这表现了她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斗争精神;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⑥_______,⑦_______”,表达了他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也体现了龙的精神。
小阳:对,还有李白,他在《行路难》中以“长风破浪会有时,⑧______”表达了奋斗进取、乐观自信的龙的精神。
【答案】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何处望神州 ③. 满眼风光北固楼 ④.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⑤. 殊未屑 ⑥.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愠、侬、蛾、殊、遮、缘、济”等字的书写。
【龙之传说】
3. 活动中,小濮搜集到下面一段材料想推荐给同学们。推荐之前,他有两个问题拿不准,请你帮他解决。
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呢?一种说法是来自民间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他们流传下来的共同形象。,就是龙首蛇身。这可能是他们作为部落首领,为了树立权威、强化统治而编造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来自黄帝。据说黄帝打败炎帝统一华夏以后,为了统一各部落的认识和信仰,就取各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拼成了“龙”这个新的图腾,从此各部落互相融合依存,共同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们因为图腾崇拜而臆造出来的一种世上不存在的形象,显示这个部落与众不同,并且比其它部落更强大。总之,是因为伏羲、女娲和黄帝都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龙作为我们民族共同的图腾一直沿续传承的原因,所以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
(1)小濮想用鱼骨图来呈现这则材料的内容,请你帮他完善。
(2)小濮觉得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提出修改建议。
【答案】(1)示例:①树立权威、强化统治。②黄帝取各部落图腾的一部分拼成了“龙”的图腾。
(2)示例:修改建议:删去“是”和“的原因”。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结合“这可能是他们作为部落首领,为了树立权威、强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