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50字。

  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孔子作为活人,有与常人无异的行为、活动、意向和喜怒哀乐。所谓孔学,正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现实处境提出的各种意见、评论、主张和看法。它具体,并不虚玄;它普通,并无奥秘。但真要想到、做到,却又不容易。所以这些主张、意见等便具有很高的理想性和一贯性。这就是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论语》一书道理高深但语言平易,记述平易(大都是日常普通事实)。
  孔学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育,重视动物性(欲)与社会性(理)的交融统一。我以为这实际是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它即是我所谓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情理结构”。人以这种“情理结构”区别于动物和机器。中国人的“情理结构”又有其重要特征。这特征与孔子、《论语》儒学直接有关。孔子和儒学一直强调以“亲子之情”(孝)作为最后实在的伦常关系,以建立“仁”的根本,并由亲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关系,辐射交织而组成和构建各种社会性——宗教性感情,作为“本体”所在。强调培植人性情感的教育,以之作为社会根本,这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传统。
  除“仁”之外,《论语》和儒学中许多重要概念、词语、范畴,如诚、义、敬、庄、信、忠、恕等,实际均具有程度不一的这种情感培育的功能或价值。例如,“敬”“庄”等概念、范畴本来自对鬼神、天地、祖先的巫术礼仪,其中,情感因素浓厚而重要。《论语》和儒学虽把它们世俗化、理性化了,却又仍然保存着宗教性传统的情感特征。
  在古今中外许多注疏、解说、研究中,我欣赏的是钱穆的下述见解,他一方面认为“孔子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同时又突出强调“情”的特征:“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的部分。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重情欲之分异。人生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我觉得这比现代新儒家们讲得远为准确和通俗。
  (摘编自李泽厚《〈论语〉今读》)
  材料二:
  经学固然厚重有力,但其浩瀚淹博也常常让后学望而生畏。《论语》作为传,与其他释经之传相比,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论语》中敞开了一个孔子与弟子、孔子与当时人之间活生生的场景;这是一个活跃的思想场景。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信中曾经说:“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与人通流”即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中的主张、意见等具有很高的理想性和一贯性,其中包含的道理是平易的,但人们却不容易做到。
  B.孔子和儒学强调以“亲子之情”建立“仁”的根本,以五伦关系构建作为本体所在的各种社会性——宗教性感情。
  C.钱穆认为孔子教义具有宗教精神且强调“情”,其中的“情”又包含着“欲”,需要人们有所节制。
  D.材料二中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重在体现他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善于启发、注重对学问的精深追求等教育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论语》、儒学强调培植人性情感的教育,对中国人的“情理结构”和整个华夏文明都有重要影响。
  B.《论语》和儒学将“敬”“庄”等许多重要概念世俗化、理性化,使它们更具情感特征,具有情感培育的功能或价值。
  C.学者统计的孔子的直言中,以问句设言者占一半以上,孔子借问句表达情感、激发思考,以达到教育弟子的目的。
  D.孔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注重发现弟子的切己之处,并且由此启发、引导弟子成长为“恺悌君子”。
  3.下列选自《论语》中的句子,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一中“孔子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根据材料二中对孔子之“味”的分析,下列表格中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言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选项 孔子言语 分析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哉”,相当于“呢”,以问句引导,体现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
  B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乎”,相当于“呢”,孔子以平易的言语打消了曾皙发言时的顾虑。
  C 吾与点也! “也”,相当于“啊”,孔子直接表达对曾皙发言的认同与赞美。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以反问的形式、严厉的口吻,表达对子路的批评,对公西华的赞赏。
  5.材料一、材料二使用了哪些方法论证孔子的思想特点、形象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路遥(节选)
  唐栋
  路遥:(接信,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急忙拆开信封,看着看着禁不住激动得两手发抖,然后兴奋地挥舞着信笺朝厨房喊道)哈哈!要开我的作品研讨会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花城》杂志社、《小说评论》编辑部三家要在北京联合举办《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作品研讨会,叫我明天就去北京!
  [厨房里,菜刀剁在案板上的咚咚声似乎要压过路遥的声音。
  路遥:(不知向谁分享这一喜讯,举着信函在屋里乱转)天乐……爸……天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