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710字。
陕西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6)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一扫离别愁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时节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露水凝成的霜花。
【答案】 ①. 城阙辅三秦 ②. 如鸣珮环 ③. 蒙络摇缀 ④. 后遂无问津者 ⑤.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⑥.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⑨. 蒹葭苍苍 ⑩. 白露为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阙、珮、缀、遂、畔、涯、霜。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周而复始的四季中,我们迎来了冲破雾ǎi( )的大雁,目睹了风雪载途的寒冬,倾听了夏夜chán chán( )的水声。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又探寻着恐龙灭绝的原因,传承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文化,追寻着本与外人间( )隔却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ǎi( ) 夏夜chán chán( )
3. 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 字注音。
风雪载( )途 与外人间( )隔
【答案】2. ①. 霭 ②. 潺潺
3. ①. 载(zài)途 ②. 间(jiàn)隔
【解析】
【分析】
【2题】
本题考查字形
雾霭,wù ǎi,意思是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潺潺,chán chán,①指形容水流动的样子;②指流水声;③指形容雨声。
【3题】
本题考查字音。
风雪载途,fēng xuě zài tú,意思是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间隔,jiàn gé,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②人类社会每一次_____________,人类文明每一次_____________,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③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没有中断,在世界文明史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_____________靠穷兵黩武,_____________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⑤这使中华民族早就懂得“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
(1)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跃进 B.升华
(2)请给第④句补充恰当的关联词并写在横线上。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中的“民族复兴”和第五句中的“中华民族”不是同一类型的短语。
B. 第④句中的“穷兵黩武”是贬义词。
C. 第④句中的“影响”是动词。
D. 第⑤句中的主语是“这”。
【答案】(1)A B
(2)不是……而是……(3)C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跃进”指速度很快地前进;“升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结合第②句“人类社会每一次________,人类文明每一次______,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可知,用于形容人类社会的前进应选用“A跃进”,用于形容人类文明的提高应选用“B升华”。
【小问2】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选用。
结合第④句“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_______靠穷兵黩武,_______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可知,句中对“靠穷兵黩武”作了否定,而对“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作了肯定,句子将否定的和肯定的两方面作了对比,使二者平列在一起,既无转折意味,也无选择可能,所以是一种并列关系,故应填的关联词语是“不是……而是……”。
【小问3】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C.说法不正确。结合“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可知,第④句中“影响”是名词。
故选C。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