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80字。
成都2023-2024学年度(下)半期考试试卷
八年级 语文
(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50分;A 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共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撺掇(cuān) 恬静(tián) 脑畔(pàn) 晦暗(huì)
B. 家眷(juàn) 神龛(kān) 斡旋(wò) 怅惘(wǎng)
C. 刺槐(huái) 悬殊(shū) 褶皱(zhě) 尘埃(āi)
D. 腐蚀(shì) 浑浊(hún) 缄默(qiān) 狩猎(shòu)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溶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B.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C.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采,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
D.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滩碎石块。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虽然这道题很难,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他终于大彻大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B.人类在追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应目空一切,而应努力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C.人类活动不断扩张,动物的生存环境显得更加艰难,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销声匿迹。
D.多年的搭档让两人产生了良好的默契,在表演中,二人通力合作,配合得天衣无缝。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 把握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与优势,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C. 成都地铁以“秉持真诚,服务大众”为己任,为成都的公共交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并列
B.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同样
D. 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里之间 B其真无马也 其真不知马也
C.执策而临之 而伯乐不常有 D虽有千里之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 用马鞭赶它,不符合道义;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传达它的意思。
B. 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C. 用马鞭赶它,不符合道义;食物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D. 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方法;食物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传达它的意思。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第一句肯定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第二句说明千里马和伯乐
的数量不对等,由此得出结论:千里马被埋没不可避免。
B. 选文第2段将千里马食量惊人的特性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对照,强调正是由于食马者的无知才导致千里马被埋没。
C.作者善用虚词“也”来传情达意。如第3段“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也”字十分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无奈与悔恨。
D. 选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见解,说理生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曲尽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③ 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
(2)请默写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一词的下片。(4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蜀 绣
①蜀绣,又名“川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的农村。
②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蜀都赋》和《绣补》对蜀绣的咏颂。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就已经闻名于世,常璩甚至把蜀绣与当时著名的丝织品蜀锦并列,视其为蜀中名产。
③四川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植桑养蚕,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