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760字。
绝密☆启用前
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5月调研考试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说,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汉民族文化的文化—心理结构,或人的心理本体,有一种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中国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内心充满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乐感文化。这种文化精神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它立足于此岸世界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
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由于没有人格神,对人的终极关怀没有各种神灵导引,因此使人们在似乎是合目的、合规律的宇宙自然的总体中储备、汲取力量,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自然美的国度。中国人很注重世俗的幸福,中国文化在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本体特征。中国人没有超验理性,因此“乐感文化”体现了以人的现世性为本,而与西方传统强调的“绝对”“超验”精神相对立。
“乐感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实用理性。我们中国人是最讲实用、最讲实际、最讲实惠的。这种讲实用、讲实际、讲实惠,使中国人具有灵活变通的性格,而不会死板固执。这种权变,在让中国人变得圆融、圆满、可爱之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摘编自郭齐勇《忧患意识与乐感文化》)
材料二: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
1.下列有关“乐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乐感文化”说,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本体具有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
B.“乐感文化”引导着中国人去过一种喜乐生活,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没有痛苦。 C.“乐感文化”体现以人的现世性为本,不同于强调“绝对”“超验”精神的西方传统。 D.“乐感文化”强调实用理性,使中国人的性格灵活变通,不死板固执,但也有负面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感文化”精神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乐感文化”培育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罪感文化培育负罪感。 B.《论语•乡党》记载马厩失火后,孔子从朝廷回来问及是否伤人的故事,是为了展现孔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C.对待生死,孔子认为要懂得什么是死,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生;对待祖先和鬼神,孔子强调要持有敬重态度。 D.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音乐和艺术参与其中,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立足于现实世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赋予人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
B.朱熹“追远者,祭尽其诚”与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体现出相似的生命关怀。 C.曾子强调“三省吾身”,材料二作者认为这体现了“乐感文化”中“乐群”的生存智慧。 D.儒学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我们应相信人自身的力量,以人为本。4.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一项是(3分)() A.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B.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C.入则孝,出则弟,瑾而信,泛爱,而亲仁。(《学而》)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子的回答体现了“乐感文化”的内涵。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扣子 (苏联)卡沙耶夫
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①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幸好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个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损失,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个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里还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