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40字。
5.《人应当坚持正义》同步练习
一、情景默写
1.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往往偏执于事物的一个方面,老子却提醒世人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如《<老子>四章》中辩证总结“有”和“无”关系“ , ”;庄子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五石之瓠》中发现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
(2)《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坚守“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不听格黎东的劝告执意赴死;《屈原列传》中屈原“ , ”,却反而“见疑”“被谤”,最终因楚国败亡自沉汨罗江。他们舍生取义,至死不屈,深为世人所景仰。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音乐时而幽咽、时而欢快的“ ”一句,为诗歌增加了神秘瑰丽的美感。
(4)在古代诗人笔下,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句:高适《燕歌行》中的“ , ”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细致刻画了军队浩浩荡荡奔赴战场的场面;陆游《书愤》中“ , ”两句,简洁而巧妙地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二、填空题
2.解释词语。
无可非议:
拳拳服膺:
诚惶诚恐:
毕恭毕敬: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应该有所敬畏
王学泰
①就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前,“无所畏惧”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成了英雄主义的同义语。电影或戏剧中,当创作者写到他心爱的英雄人物时往往要加进一句“我们是无所畏惧的”之类的台词,再配合一些假大空话,以鼓舞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自己,从而使剧中的人物“高大”起来。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似乎谁也没有感到它的谬误。然而人们在过分的“无所畏惧”的鼓舞下,仿佛世间真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横冲直撞,而不负任何责任。于是,社会上充斥了一种带有愚昧色彩的虚骄之气。
②四十年前的“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3.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谬误”是指 。
4.下列与文中“敬畏”的概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各人都有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护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乡土中国•无为政治》)
B.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C.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哈姆莱特》)
D.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种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人应当坚持正义》)
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影视剧塑造“无所畏惧”形象导致社会充斥虚骄之气。
B.生态失衡、荒漠化等后果警示人们要放弃“无所畏惧”。
C.只要认识到自我的有限性自然会心存敬畏并有所不为。
D.“内省”是个人乃至民族逐步地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6.第⑦段转述柏杨自传中的故事在论证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本文对《红楼梦》中人物王熙凤的评析是否合理,请结合本文以及《红楼梦》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