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50字。

  13.4《树和天空》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树和天空》: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2.重点1 诗中的“树”给人怎样一种感觉?为什么会让人有这种感觉?
  3.娜拉为了自己的幸福奋力挣脱束缚,毅然出走,有人评价这是带着诗性正义的理想结局。那么,娜拉出走后的心理,如果要用《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来表达,你会选择哪一首诗?并说说你的理由。
  二、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二)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三)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钱锺书《谈中国诗》
  4.下列对第一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这首诗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5.要使语言具有诗意美,就要学会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要尽量用有限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刺激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扩展出无限的审美空间。请分析三则材料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体现语言的“诗意美”。
  6.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用意象组合及其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流动。试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首诗歌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象组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  飞白译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