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10字。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撩逗(liáo) 锱铢(zī) 抑扬顿挫(cuò)
B.咫尺(zhí) 睥睨(nì) 坦荡如砥(dǐ)
C.存恤(xù) 惩戒(chěng) 正襟危坐(jīn)
D.窠巢(kē) 忸怩(ní) 小心翼翼(jì)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时代青年的写作,呈现出千百种不同面貌:有人专注于观察生活,想到什么就写一条不超过140字的随笔杂感,却富有隽永的智慧, 而不 ;有人喜欢编段子、写笑话,却在谈笑之间折射对社会现实的深刻 ;也有人丝毫不受岁月变迁的影响,深耕传统文学,将延续文脉视为人生志业……
A.简短 简单 洞察 B.简短 简单 观察
C.简单 简短 观察 D.简单 简短 洞察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②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了世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意志和愿望。③在这场正义之战中,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④他们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气魄,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崇尚读诗、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我们在诗歌中共同体味中华诗词的温馨和浪漫□灵趣和哲思,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A., ;, B.?;、 C.?, , D., , 、
(二)诗词赏析
5、下列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望中所见:虽然山河依旧,但国都现在残破荒芜,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B.颔联通过描写花鸟,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用“万金”比喻家书,表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家书的弥足珍贵。
D.尾联用白发“更短”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因忧国、伤时而苍老的诗人形象。
(三)实用文阅读
阅读《“小蛮腰”缘何不怕雷击》一文,回答6-8题。
“小蛮腰”缘何不怕雷击
①前不久,广州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并伴有雷暴大风。其间,俗称“小蛮腰”的广州塔因一个小时内6次被雷击而受到广泛关注。
②那么,为何广州塔在如此频繁的雷击下依旧安然无恙?
③其实,广州塔并非被动承受雷击,而是主动“接闪”,将雷电迅速泄流到大地,保护建筑物和相关人员安全。
④资料显示,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自建成以来,每当出现雷雨天气,许多市民都能看到广州塔与“火龙”对接的震撼画面。
⑤广州属于雷电高发区,广州塔建设人员在设计阶段就格外关注防雷保护,建立了防雷保护体系。在天线桅杆上,建设人员安装了防雷接闪装置,并在塔身顶部设计了避雷网格。这些和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接地网格共同组成雷电传导线路。当雷电出现,云层传来的电流可沿天线桅杆传至避雷网格,再沿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接地网格传到地下,使塔身免受伤害。
⑥除了塔顶,广州塔侧面也面临雷电威胁。为保障塔侧安全,塔身各楼层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和玻璃幕墙等都直接与塔身防雷装置联结,且联结点不少于两处,确保电流可顺着防雷装置被引至地面。广州塔还配备了雷电预警系统,能实时连续监测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闪和地闪的发生情况。
⑦广州塔防雷设计超过了现有建筑防雷技术标准。有网友提出,既然广州塔能引雷入地,可否将这部分雷电利用起来?对此,广州塔有关人员说,由于雷电瞬间功率大、释放时间短,目前技术上无法对其加以利用。
6、下列对选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介绍广州塔的俗称。
B.介绍广州塔前不久多次遭到雷击。
C.介绍广州塔不怕雷击的原因。
D.介绍广州塔侧面也面临雷电威胁。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资料显示”表明作者对塔身的高度持怀疑的态度。
B.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依次介绍塔身主体、天线桅杆和广州塔总体的高度。
C.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塔身主体与天线桅杆对比,突出两者高度差异大。
D.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说明广州塔高度高,在雷电高发区施工难度大。
8、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②段用一设问,激发读者阅读趣,引出后文对广州塔建设过程的介绍。
B.选文在介绍广州塔防雷保护时,重点介绍了塔顶与塔侧面防雷的具体措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