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10字。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6页,共 22题,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
  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那些乡村最经典的天 lài( ▲ ):清晨里最早叫醒它的鸟鸣,深夜里点 zhuì( ▲ )梦境的落叶的脚步和沙漏般的清露的滴答。最早醒来的那是柳莺( ▲ ),在三月的树枝头跳跃( ▲ )。    (摘自张金凤《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 ▲ ▲ ▲
  2.默写。(8分)
  诵读古文,能感受先贤的精神追求,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我们能感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         ▲         ”的济世情怀;理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         ▲         ”的以死明志;赞叹《论语》中“         ▲         ,         ▲         ”择善而学的君子气度;敬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         ▲         ”的政治抱负。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4分)
  ①2023年,平利县成立农业市场主体法律服务共同体,选聘大约 40余名法律工作者和专业人士   ▲   法律顾问,②法律顾问办公室   ▲   在县综治中心。③同年,平利县创新探索建立“一个市场主体一名法律顾问”的   ▲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涉法难题,④引导农业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用法律为农业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1)第①句不合逻辑,应将   ▲   删去。(1分)
  (2)填写在①②③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2分)
  A.担当 设立 制度           B.担任 成立 制度
  C.担任 设立 机制           D.担当 成立 机制
  (3)第④句划线的四个短语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1分)
  A.依法维权 依法管理 依法经营 依法决策
  B.依法决策 依法经营 依法管理 依法维权
  C.依法决策 依法维权 依法经营 依法管理
  D.依法维权 依法决策 依法管理 依法经营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是俄罗斯的1/9, 美国的1/5,巴西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幅提升。      (选自《大众日报》)
  【材料二】昨晚 7 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淮海路的一家川菜馆,一桌客人正起身离去,餐厅服务员赶到桌旁,动作娴熟地将一盘盘未吃完的菜倒进泔水桶。服务员说:“剩菜每天都有很多,养猪户开车来收泔水。”                                         (选自《新浪新闻》)
  【材料三】作家柯云路在德国一家餐厅就餐,剩下三分之一饭菜没吃掉,旁桌的白人老太太拨打电话,一会儿,身着制服的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进来,开出50马克的罚单。
  (选自《柯云路的博客》)
  (1)材料一揭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                                       
  (2)我国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总体满足,剩余不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其原因。(2 分)
  ▲                                       
  (3)针对我国粮食供给紧平衡状态,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2分)
  ▲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 5~7题。(共 6分)
  【甲】贾生                                   【乙】长沙过贾谊宅
  唐??李商隐                                       唐??刘长卿
  宣室求贤访逐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生才调更无伦。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可怜夜半虚前席,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不问苍生问鬼神。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5.两诗均交代贾谊不幸的遭遇,【甲】诗从“   ▲   ”一词可以看出,【乙】诗从“   ▲   ”
  一词可以看出。(用文中原词填空)(2分)。
  6.两诗都借古讽今,【甲】诗表达   ▲   之情,【乙】诗表达   ▲   之情。(2分)
  7.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