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540字。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凌空lín    振聋发聩guì
  B.摄取shè    记载zǎi    潜滋暗长qián
  C.黝黑yǒu    躁热zào    旁逸邪出xié
  D.倔强juè    濒临bīn    交头结耳jiē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
  C.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D.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一句的主干是“他不吵嘴”。
  B.“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一句中,“叶子”是主语。
  C.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消息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D.“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从语气看,是祈使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纪念碑是用约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B.生命的奇迹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蔓延着,繁殖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C.教科文组织将在协调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合作中继续发扬作用。
  D.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5.下面句子空缺处所填词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①__________,段落清晰,②__________。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③__________。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④__________,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A.①形态各异     ②线条遒劲     ③长而不冗     ④结构严谨
  B.①长而不冗     ②结构严谨     ③形态各异     ④线条遒劲
  C.①形态各异     ②结构严谨     ③线条遒劲     ④长而不冗
  D.①长而不冗     ②线条遒劲     ③形态各异     ④结构严谨
  6.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结合材料,补全对话。
  【材料一】
  冬天到,蚂蚁们把自己受潮的食物搬到太阳下晒干。突然间,一只饥肠辘辘的蝉跳上前来求乞。它想讨几粒粮食。吝啬的蚂蚁们回答说:“你夏日里欢唱,那冬天你就蹦跳吧。”
  ——拉封丹的寓言故事《蝉和蚂蚁》
  【材料二】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小文和小博谈起读名著的体会。
  小文说:纪实文学的最大特征是        。斯诺带着人们对红色中国的疑问,怀着冒险的心情,穿越重重封锁,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世界才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读完全书,我明白了“红星照耀中国”有着深刻的内涵:        。
  小博说:我读的科普巨著《昆虫记》也强调这一点。法布尔批判了拉封丹的寓言《蝉和蚂蚁》,他根据自己对昆虫的实地观察,就指出了其中几处明显的错误:        。(至少填两处)
  小文说:是啊,阅读名著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太多了。
  7.补写出下面语段中与“鸟”有关的诗句。
  早春的钱塘湖,白居易看到“①        ,②        ”,感受到的是勃勃生机;同是春天,身处沦陷的长安,面对花鸟,饱尝离乱之苦的杜甫,发出的却是“③        ,④        ”的感慨;远眺南山,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则是从“⑤        ,⑥        ”的景象中,领悟到难以言说的真意。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共6分)
  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乙】
  ________??春思①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________。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苏轼任翰林学士期间,屡遭排挤,回想黄州生活情景,故作此词。②百舌儿:鸟名。
  8.苏轼的这首词题目是“春思”,请写出词牌名:“              ”;根据词牌格式,【乙】词横线上应填写“              ”。
  9.请结合【甲】词中“常记”和【乙】词中“莫忘”的具体内容,简述两首词各自传达的情感。
  (二)(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毅弓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