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310字。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九年级的同学们即将毕业,离别是伤感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寄语同学;张君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慰藉同学。
  (2)九年级的同学们毕业前夕,畅谈古文人爱国情怀。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写了济世情怀;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表达了崇高的政治理想;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彰显了忠君报国之志。
  【答案】    ①. 海内存知己    ②. 天涯若比邻    ③. 莫愁前路无知己    ④. 天下谁人不识君    ⑤.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⑨.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⑩.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愁、厦、庇、赢得”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kǎi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蕴。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咬文嚼(     )字      悲天悯(     )人      kǎi(     )叹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3)司马迁自言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上面语段,写一段《史记》推荐语。
  (4)为下面三幅画配上源自《史记》里的成语,依次是纸上谈兵、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jiáo    ②. mǐn    ③. 慨   
  (2)    ①. 情蕴    ②. 情韵   
  (3)根据史实,善恶自见;史学性和文学性兼具,读来饶有趣味;发愤之作,探究天人之道,颇具情韵。   
  (4)    ①. 负荆请罪    ②. 卧薪尝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咬文嚼字:yǎo wén jiáo zì,对语言文字可以推敲,字斟句酌。多用来指只注意文字的表述,死抠字眼儿。也形容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意思是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引申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慨叹:kǎi tàn,有所感慨而叹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情蕴——情韵:意思是神韵,精神韵致。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推荐语。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为: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 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为:史家独一无二的文章,没有韵的《离骚》。结合两则语段为《史记》拟写推荐语。
  示例:《史记》,一部当之无愧的史学巨著。司马迁著此书,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卓越的史识和无畏的勇气,为我们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至远古传说,下至西汉当世,无数的人物、事件在其中栩栩如生。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备,令人惊叹。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乃精准之评。它既有史家的严谨与客观,又具文学的魅力与感染力。读《史记》,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壮志豪情。在这里,你能领略到历史的深邃与厚重,能汲取智慧与力量,它是一座无尽的宝藏,等待着你去探索与发现。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追寻智慧的读者,都不应错过这部伟大的《史记》。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观察图二,图中一人赤着上身,后背缚着荆条向另一人跪拜,表情庄重,可判断为:负荆请罪。相关内容: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等事备受赵王器重,廉颇却因此心生不满。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处处避让廉颇。廉颇知晓其良苦用心后,深感惭愧,便背着荆条上门请罪,二人遂成刎颈之交,共同为赵国效力。
  观察图三,图中一人仰卧床榻之上,床上方悬挂一只苦胆。据此可判断为:卧薪尝胆。相关内容: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迫求和入吴为奴。在吴国,勾践忍辱负重,为吴王驾车养马。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将苦胆悬挂床上方每日舔舐,以提醒自己不忘耻辱,任用贤才,发展生产,操练兵马。经过长期努力,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勾践带领越军打败吴国,一雪前耻,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而卧薪尝胆的故事也流传千古,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
  3. 新民中学开展“5.25心理健康日”综合实践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