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70字。

  八上《身边的文化遗产——八上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三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的指向比较明确,秉承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设置了具体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夹”中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推荐、评选,并模拟申请和答辩。步骤建议也非常清晰,教材将活动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呈现: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整个过程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学生进入八年级,已经了解和熟悉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方法,并且对这类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参与度比较高。而针对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而言,教师不仅需要提供活动的大的框架,而且需要明确任务要求。至于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交给学生设计操作。但对于有困难的部分,仍需给予指导,尤其撰写申请报告部分,必须给出具体的案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我们身边的优秀文化遗产。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了解本地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
  2.学习制作资料卡和拟写简单的申请报告简表。
  3.培养文化自信,树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准备】
  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一周,布置资料搜集任务。学生阅读、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考察感兴趣的项目,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自主完成课本上的“活动一”和“活动二”。
  具体安排:学生自由成组,选定最有价值的“申遗”项目
  1.人员分配:全班50人,自由组合成5个小组,自主选择,第一、二组负责重点了解、搜集、整理内蒙古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第三、四、五组负责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备注: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两种都了解,不局限于分组。
  2.每位同学先自主阅读课本“资料一”,了解“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在此基础上可以自由推荐“你认为可以入选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如果没有思路和想法,可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要推荐的项目,项目必须符合条件,熟悉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项目。
  3.小组讨论,选出本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申遗”项目。预计准备时间2天。
  小组成员可就近进行实地考察,拍照、配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访谈经过,或上网搜集资料,每位同学除搜集自己喜欢的文化遗产项目之外,还必须实地调查、走访,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申请报告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