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它是怎样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的。
2.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综合诵读、质疑、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
1. 作者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一格,自成一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父苏洵弟苏辙世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有“苏、黄、米、蔡、”之称(苏东坡、 黄庭坚、 米芾、蔡襄)。
2. 基础知识
1.解释加点字词
1)南声函胡
2)至莫夜月明
3)汝识之乎
4)而此独以钟名
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二. 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文章
n 听录音范读,让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找出文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段,对两种不同说法提出质疑,而对于李渤所说尤为怀疑,也正由于疑,才会进行实地考察。
第2段主要是叙述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
第3段以反问的形式点名主旨后,又进一步发表议论,回应篇首,说明作记的缘由:“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三. 解读鉴赏课文
学生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找出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观点,作者对他们观点的态度如何,作者依据是什么?(用原文语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