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80字。
《日出》教案
刘白羽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过日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简介作者:
   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
日出图        观察角度  日出时节    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   景物特点
海涅描写的    俯视       冬季      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  云雾缭绕
屠格涅夫      平视       秋季      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  柔和明丽
描写的                             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刘白羽描写的  平视      冬季       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雄伟瑰丽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