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30字。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奔流不息,一xiè千里。她孕育了优秀的中华儿女,有的才华锋芒毕露,俯仰之间尽彰时代气息,有的为国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黄河的历史从不间断,正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水,日夜不停,翻动逶迤。
(1)一xiè千里____________ (2)锋芒毕露____________
(3)鞠躬尽cuì____________ (4)从不间断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说真话需要付出代价,有时还需要勇气。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神舟十五号飞船的宇航员回家了!我觉得,良好的心态是航天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D.夏天雷雨天气较频繁,切忌不要到大树底下避雨。
3.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雷锋及雷锋精神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助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
②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③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④此外,也能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4.根据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8分)
本学期的古诗文学习,我们从“黄梅时节家家雨,①”(赵师秀《约客》)中体验江南夏夜特别的景致,从“②,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中欣赏恬淡盎然的生机,从“深林人不知,③”(王维《竹里馆》)中享受清幽宁静的夜色;同时,我们也从“④,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中体会诗人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从“不畏浮云遗望眼,⑤”(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学习诗人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⑥,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看到诗人为国效力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还从“⑦,⑧”(《木兰诗》)中感受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惨烈悲壮。
5.名著阅读(5分)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请将下面《骆驼祥子》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2分)
(2)针对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说法,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也有的人认为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请你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6.班级将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解“天下国家”之含义】
(1)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2分)
国:____________ 家:人在屋廊下祭祀祖先
【弘“天下国家”之传统】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陆游在《病起书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园忧”对爱国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十九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材料二】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更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材料三】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爱国强音,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礁石!
【材料四】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调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散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请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出三条。(3分)
(3)学习了“天下国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