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昆明的雨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单元入手
本文为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为散文单元。单元导语: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或托物言志,或抒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本单元的要求是"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本单元中的其他课文为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散文两篇即《我为什么而活者》《永久的生命》。
从课文入手
本文为汪曾祺的经典散文作品。《昆明的雨》记录了汪曾祺先生1939-1946年在云南的七年间所行、所住、所逛、所观、所感、所师、所友,内容涉及昆明的市井人文、饮食花草、师情学谊,反映了在抗战时期云南人、昆明人的生活情形及西南联大师生在云南工作、学习的情形。
本文为一篇自读课文,难度相对较低。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本篇课文为主。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学习,关于散文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本文为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其语言特色平淡有味。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方面会比较容易。但是,学生在独立鉴赏散文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初二的学生或许读过汪曾祺的散文,对他的风格有一定的理解,但还只停留在感官之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与特色。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认识并熟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展现的风土人情。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体会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3.欣赏昆明雨季中的景、事、物,感悟昆明的雨以及雨中物象的美。
4.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昆明的风俗民情,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2.欣赏昆明雨季中的景、事、物,体悟在"昆明的雨"中各个物象的美。
教学难点
1.品味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特色,学习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2.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设备
四、说教法 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的内容少,主要用于教学文章的难点中。
2.问题探究法
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设置多个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
学法
1.合作探究法
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归纳文章的内容与知识。师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自主探究法
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设计
主要有四个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