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5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18分)
  冬天的太阳岛让大家尽享冰雪的乐趣,春天的太阳岛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同学小文想写一段文字介绍春天太阳岛的休闲风情,并把这段文字发表在学校的公众号上,请你帮忙校稿。
  春天的太阳岛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江畔,它的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那时这里曾是外国侨民的休闲度假区。景区内保留了很多风格各异的外国建筑,这些建筑与太阳岛的自然风光相得益章,形成了独特的欧式园林风格。
  游览区是太阳岛的主要部分,包括花香鸟语的水阁云天、仙鹤群、母子鹿、旁逸邪出的长堤垂柳、花团绵簇的丁香园、太阳山等二十多个景点。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无论是层林叠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是鹿群悠闲、丁香馥郁,都让人流连忘返。而位于太阳岛南面的松花江中的江心岛浴场,则是一个天然的休闲胜地。人到了这里,心中就有了着落。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镶嵌(xiāng)    B.追溯(shù)    C.长堤(tī)    D.着落(zháo)
  2.(3分)上面语段中画直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相得益章       B.旁逸邪出      C.花团绵簇    D.流连忘返
  3.(3分)在校稿过程中,你发现文段首句有语病,小文尝试做了修改,修改后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的太阳岛是美丽的季节
  B.春天的太阳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太阳岛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D.春天的太阳岛是美丽的一个季节
  4.(3分)你还发现了三个错别字需要订正,可小文已经把她的文稿发给了负责学校公众号文稿编辑工作的老师,她把改正过的文稿又发了一遍,她应该怎样和老师沟通才能表达得最准确得体,她说:(   )
  A.“老师,您好,我之前发给您的文稿有三个错别字,我又发了一遍改正后的文稿,辛苦您了,可千万别耽误您的大作啊!”
  B.“老师,您好,我之前发给您的文稿有三个错别字,我又发了一遍改正后的文稿,不知道您是否看出来了,如果看不出来,让我告诉你吧,别客气。”
  C.“老师,您好,感谢您帮助我找出了三个错别字,我才发现这个错误,您辛苦了!我又发了一遍改正后的文稿,费心了。”
  D.“老师,您好,我之前发给您的文稿有三个错别字,我又发了一遍改正后的文稿,给您添麻烦了,见谅。”
  5.(3分)小文所在班级举行以“自强不息,敢于担当”为主题的名著联读研讨活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纷纷发言,下列发言中涉及到的内容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有担当。他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在大战黄风怪时,悟空即使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也想方设法营救师父,承担保护师父的职责。
  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很有担当。他侠肝义胆,醉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C.《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彭德怀很有担当。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一路攻克战略要冲,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
  D.《经典常谈》的作者朱自清很有担当。《经典常谈》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6.(3分)结合上下文,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时代中国青年       ,具备远大志向和坚不可摧的意志;       ,不虚度光阴年华,积极向学;应学以立德,及早确立爱民、安民、利民的价值情怀;         ,积极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建功立业。
  A.应学以立功          应学以立志          应学以惜时
  B.应学以立志        应学以立功          应学以惜时
  C.应学以立志        应学以惜时          应学以立功
  D.应学以惜时        应学以立功          应学以立志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7-9题。(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B.无丝竹之乱耳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C.孔子云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D.何陋之有                何苦而不平
  8.(3分)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苔痕和青草的颜色都很绿,透过竹帘都能看到。
  B.苔痕长满台阶,沿着台阶向上生长;青草生机勃勃,已经长到竹帘里了。
  C.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D.苔痕和青草郁郁青青,不停地向上生长;映入人的眼帘,生机勃勃。
  9.(2分)刘禹锡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宋濂“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却不觉其苦,态度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你认为应怎样看待学习或其他活动中的“困难”呢?
  (二)古诗文理解与默写(8分)
  10.(每空1分)根据教材填空完成。
  家国情怀,顾名思义,有家也有国,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具有这种情怀,才会对国家产生深厚的感情,才会有归属感。它是《春望》中杜甫移情于“花”“鸟”的难过感慨“  ①  ,  ②  ”;也是《岳阳楼记》里范仲淹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