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20字。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作者简介和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疏通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品味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习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揣摩体会《孙权劝学》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刮目相待”、“吴下阿蒙”,这是两个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哪位同学可以讲述其中的典故?
  学生活动:参考提前准备的材料,讲述这两个历史典故。
  我们一起走近这段历史,来欣赏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风采。
  二、预习检测,小组汇报
  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纂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2.《资治通鉴》 简介。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中国最大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资治通鉴”:有鉴於往事,以资於治道。“资”是帮助的意思;“治”是治理的意思;“通”是从古到今;“鉴”是指镜子,含有警戒和教训的意思。
  3. 多层次朗读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二步:读出句意。
  第三步:大声朗读。
  第四步:读出语气。
  三、自由朗读,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师示范朗读,生听读并确认字音。
  卿(qīnɡ)    邪(yé)    涉猎(shè liè)
  岂(qǐ)     遂(suì)   孰若(sh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