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20字。
古诗词诵读《静女》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又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外祖与其三兄弟皆以资雄,敦尚简实。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①,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漉然。遇僮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至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节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文本二: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选自归有光《寒花葬志》)
[注]①纑:苎麻一类植物。
1.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孺人每令A婢倚几旁B饭C即饭D目眶冉冉E动F孺人G又指予H以为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因其“眉尖若蹙”,为其取“颦颦”二字,“颦”“蹙”二字与文中的“颦蹙”意思相同。
B.“室靡弃物”中的“靡”与《诗经•卫风•氓》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中的“靡”含义相同。
C.“惟外祖与二舅存”中的“惟”与《陈情表》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中的“惟”意思相同。
D.“大姊归王三接”中的“归”与《诗经•邶风•静女》中“自牧归荑”中的“归”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嫁到我家之后,共生七胎八子,存活五子,母亲不胜多子之苦,毅然喝下一位老婆婆的偏方药水,变成了哑巴。
B.母亲过世后,家里请来画师为母亲画像。因为有光与淑静姐长得最像母亲,画师被要求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姐画。
C.母亲娘家家境殷实,常有馈赠,但母亲依然以身作则,勤勉劳作,树立勤俭家风。母亲也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时常督促。
D.寒花是归有光妻子魏孺人的陪嫁丫鬟,在《寒花葬志》中,归有光多次描写妻子的神态动作,流露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2)遇僮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5.黄宗羲曾评价归有光的文章:“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请联系《项脊轩志》与文本一,简要赏析归有光记人、抒情的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