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080字。

  2024年春期高2023级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分为第1卷(阅读题)和第I1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分析其环境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而显示智能行为的系统。近来研究更趋向于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建立在现代算法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支撑而形成的具有感知、推理、学习、决策等思维活动并能够按照一定目标完成相应行为的计算系统。目前众多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广泛应用,如搜索引擎通过处理海量数据,将原本混乱的互联网以人类可理解的、可感知的形式呈现出来;无人驾驶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而实现转向、加速和制动。这些为增强与替代人类的活动和任务提供了变革潜力,逐渐提升了人类的感知、思考和对世界采取行动的能力。
  人工智能具有以往技术无法企及的增强人类活动的特点,且在某种程度上以独立的、不可预测的方式通过采取精准行动而做出决策。一些学者认为,以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的人工智能正在不可逆转地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共安全风险、算法偏见问题、责任伦理问题等一系列的挑战。回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不管是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还是行为主义,其发展的核心是由数据驱动算法的不断升级和优化。数据是“基本驱动力”,而算法是“一种有限、确定、有效并适合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技术底层逻辑来看,人工智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来源于数据与算法:其一是数据的不当收集和处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海量信息作支撑,各类数据信息采集覆盖于数字化空间中,如个人身份、网络行为等。如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人类将面临隐私“裸奔”的尴尬局面,进而触发极大的伦理风险。其二是算法内在缺陷及其不当使用。在技术层面,算法就是一些复杂的电脑代码程式,并不具有情感或价值偏见,但是由于在编码、运用过程中离不开设计者和开发者的主观意志,有可能将个人情感、社会观、价值观嵌入技术中,造成如算法失算、算法歧视、算法“黑箱”、审查难等问题,从而导致人工智能的“脱靶”现象,即背离既定的正面目标而产生相反的破坏活动。像ChatGPT,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存储功能确实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了福祉,但如不对输出加以控制,可能生成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之类有偏见的内容或有害指令信息,扰乱社会公平和正义。
  (摘编自刘丹鹤  孙嘉悦《人工智能规制政策制定的风险与治理》)
  材料二:
  在人机互动中,人具有思想和情感,ChatGPT在涉及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或措辞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例如,男女之间的语言通常带有性别化表述特征,ChatGPT在互动问答中将形成普遍性的或“非人非机”双向训练的“中性化”融合式表述方式,主体的个性化语言特质在ChatGPT互动中试图链接理解它的普遍化特征,在语言主体间性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混合物”将对其话语风格和语言伦理产生影响,这是从生活方式到表达方式的改变,语言的趋同化或同质化将被规训并固定。这一改变是语言伦理领域的改变,表达方式的改变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话语革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系统,它以现代算法为基础,以历史数据为支撑,具有人的某些思维活动。
  B.人工智能在增强人类活动方面具有以往技术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采取精准行动做出决策。
  C.人工智能是复杂的电脑代码程式,并不具有情感或价值偏见,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嵌入人的主观意志。
  D.人工智能改变了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这一改变会对人的价值信仰、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为增强与替代人类的活动和任务提供了变革潜力,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人类的活动将会被替代。
  B.人工智能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它给人类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C.人机对话中主体的个性化语言特质与普遍化特征相链接,人的主体性话语转化为客体的结果,主体性随之消失。
  D.在人工智能治理过程中,只要伦理和法律在不同层次相互配合,就能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形成有效广泛的保护网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比尔•盖茨认为ChatGPT的问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
  B.ChatGPT通过对话方式挖掘并分析数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建议。
  C.2022年7月,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预言:“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
  D.ChatGPT降低了学术不端的成本,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诚信危机。学生用它代写作业或论文,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4.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4分)
  5.近日,有关专家呼吁暂停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进一步研发。请结合材料二,试分析这一做法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节选)
  (清)曹雪芹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问原告,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又悄悄地卖与薛家,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死者感戴天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