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80字。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联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A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就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凭借这本书引发读者对经典的兴趣,并增加一些国学经典的基础。过于华丽的辞藻和粗bǐ的语言同样容易使人心生反感,而这本书的语言结合当时的白话文水平,在现在看来则显得朴实而又俏皮。翻开书随便截取一段:“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dàng气。”语言让人很是下饭。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凭借(    )    辞藻(    )   粗bǐ(    )   回肠dàng气(    )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国学经典”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华丽的辞藻    B.白话文水平    C.显得朴实    D.诗的源头
  (3)把划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4)选段中A名字叫,他所作的《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史、、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放在最前头。
  2.默写(10分)
  (1)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读《诗经??式微》中的“① ,
  ② ”,让我们读出劳役者天晚还在泥中辛苦劳作的悲愤和苦痛;读《诗经??子衿》中的“③ ,④ ”,让我们读出要读出女主人公对心中恋人的深深思念。
  (2)言为心声,诗歌是表达心志的重要载体。“⑤                   ,⑥ 。”(《诗经??关雎》)是河边邂逅的一见钟情;“⑦                     ,
  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的展现。
  3.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⑤④③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B.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C.在会场上,他认为自己权高位重,眼里目空一切,听不进任何建议。
  D.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最后一次讲演》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慷慨激昂地痛批了国名党反动派及其特务的卑鄙无耻行径。
  B.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法国教育教、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发表的一篇演讲。
  C.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汉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饮酒》
  D.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如《爱莲说》,《马说》。
  6.综合性学习。(7分)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演员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
  材料二 《见字如面》受众调查
  材料三 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载体,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