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10字。
雁门太守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雁门太守行》的诗歌内容,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
2. 学习诗歌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诵读和讨论,体会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2.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诗人对边塞战士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诵读。
2. 诗歌中特殊句式的分析和理解。
(二)教学难点
1. 诗歌中意象的深层含义和情感的体会。
2.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烈场景,充满了悲壮与豪迈。大家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李贺是如何用他的笔触,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呢?
2. 创设情境与情感铺垫
让我们通过一组边塞战争的图片,感受那个时代的硝烟与战火。同学们,你们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感受与《雁门太守行》中的描绘有何异同?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
3. 课文朗读与初步感受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注意,我们要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调,尤其是“四三”式的朗读节奏,以及高亢的语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战争的紧张和危急。朗读结束后,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与我们刚才讨论的背景和图片有何联系?
(二)新课呈现
1. 诗歌诵读与感受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诗的朗读录音,注意听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调和节奏来表达情感的。听完后,请大家尝试自己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四三”式的朗读节奏,以及高亢的语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战争的紧张和壮烈。
2. 逐句解析与生字生词讲解
我们一句一句地来解析这首诗。首先,“黑云压城城欲摧”,这里的“压”字,表示的是黑云重重地压在城上,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yā压”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作第一声。再看“yù摧”,“欲”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摧”是摧毁,整句的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