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680字。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Ι(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基本规律,达到世界一流的共性指标,更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实践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
  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实践,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体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国际通行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一脉相承。强调公共图书馆在提升人民文化凝聚力、巩固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上的独特作用和社会责任,强调公共图书馆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的主导与保障责任,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看到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建立在明确的、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基础上,有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执行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谋定而动、慎始善终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设国际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不是个别图书馆或个别地区的一流,而是全国公共图书馆整体迈向世界先进水平。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通过区域合作,对口帮扶、坚持全国一盘棋,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这一优势,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整体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李国新《面向2035: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      
  材料二: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悠久,藏书文化盛行,因此大批图书馆建筑流传下来,并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存在。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就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倡导文化强国建设,大批的现代图书馆涌现,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我国在制度、体制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提供了坚强保证。
  B.虽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国通过区域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坚持全国一盘棋,顺利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C.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建设只要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就能有所作为,并使各类文化和旅游项目得到全面的发展。
  D.图书馆不但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旅游景区,而且可以嵌入所有旅游景区,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的阅览室里,上下数层的座位上坐满了读书的人,其中不乏拾荒的读者,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表现。
  B.江阴市图书馆开创的“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根据咖啡馆的实际情况,提供数千册图书供市民和游客在店内免费阅读,这是文旅深度融合的一种表现。
  C.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2万个、农家书屋59万家,这充分表明我们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较为均衡。
  D.太原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几乎“场场爆满”,为市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播力方面的责任和担当。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围绕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话题,以并列结构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材料二先介绍了我国图书馆的多种创新形式,然后引出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话题加以论证。
  C.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主要是道理论证,材料二主要是举例论证,在文章结构上,二者的形式不同。
  D.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材料一在论证中强调中国特色,材料二强调与世界图书馆事业接轨。
  4.结合材料一,简析学术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概括性。
  5.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的不同,并指出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渐行渐远
  范小青      
  在老头自己的印象中,“老”,差不多是从他六十五岁的那一年开始找到他、缠上他的。
  其实,“老”从来都不是突然而至的,它是慢慢渗透过来的,但是对于老头这样的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老的人来说,“老”就是突然而至的。
  开始的时候,他很不适应,不愿意承认,甚至强硬地拒绝“老”。所以一切的习惯,还都是从前的习惯,虽然“老”已经来了,但他完全没有接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