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30字。

  《琵琶行》教案
  授课主题 《琵琶行》
  课型 新课 课时 3课时
  授课时间 2023.9 课前准备 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这首诗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诗人把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悲天悯人。诗人将宦海浮沉、生命悲哀融为一体,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艺人、士子“天涯沦落”的主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习过白居易的诗歌,对他不算陌生。但是这首诗歌较长,写了白居易三次听弹奏。其中诗歌中大量笔墨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音乐,而且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这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可能会较难理解,从而理解不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同时,从了解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受这两条线入手,了解了这两条线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主旨句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3. 了解今昔对比,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主旨;
  4. 掌握诗中运用比喻、环境衬托和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讲授法了解诗人及其写作背景;
  2. 通过自主阅读法和讲解法把握诗歌内容,通过问答法和合作探究法揣摩语言,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3. 通过自主阅读法、讨论法和讲授法了解今昔对比,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主旨;
  4. 通过诵读法和问答法让学生掌握诗中运用比喻、环境衬托和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体会琵琶女嫁作商人妇的“怨”和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的“恨”,使学生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