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30字。

  15.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B.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水道。
  C.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握。
  D.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息,安息。
  二、名句名篇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         。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要谦虚有修养的的两句是:          ,        。
  (4)《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两句是“        ,        ” 。
  (5)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        ,         。
  (6)《谏逐客书》中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错误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其意义各自不同。有的妙在“三复情节”本身,有的有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有的还可以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
  《礼记•曲礼上》:“卜筮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礼以三为成”就是说“三”为成礼之数,过或不及都是非礼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教的社会,无往而不有礼数,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即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