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780字。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把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按照贡献大小来排座次,头把交椅的得主毫无疑问是达尔文。第二把交椅的评选可能有些争议,多个颇有竞争力的科学家都足以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上,包括现代遗传学的开创者孟德尔、微生物学及免疫学之父巴斯德、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等。但如果投票来评选,大概率胜出的很可能还会是孟德尔。然而,两人终生未曾谋面,而且“进化论”和“基因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也没有融合到一起。
  关于达尔文“错过”了孟德尔,有这么一个传说:孟德尔把自己《植物杂交实验》的单行本寄给了世界各地的多个科学家,其中就有达尔文;但收到孟德尔论文的达尔文并没有进行阅读,从而错过了可能将孟德尔的发现融入进化论的机会。这个传说因被罗宾•马兰士•海尼格写入了孟德尔传记《花园里的修道士》而广为传播。和之前为孟德尔写传记的其他作者的学者身份不同,海尼格是一名科学作家,为了让孟德尔的传记显得更有吸引力,海尼格在书中添加了一些戏剧性的元素,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不实的内容。
  如果把其他学者为孟德尔写的传记比喻成《三国志》,那海尼格的版本就像《三国演义》。其中,有关达尔文错过孟德尔的故事就是虚构出来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孟德尔把论文寄给了达尔文,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达尔文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过孟德尔的论文。因此,那些为达尔文错过了孟德尔的发现而感到遗憾的想法是多余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十九世纪的科学界基本认同达尔文提出的“物种在不断进化”的观点,但对于自然选择在进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则有不同的看法。换句话说,当时的科学界基本认同物种的进化,但对进化的驱动力则有不同的见解。之所以在进化的驱动力量上存在争议,部分是因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当时并不完善:无法说明用来供自然选择的差异性性状的来源。因此它无法在原理上让人信服。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之所以后来压倒了其他学说,就是因为“遇到”了孟德尔。在1900年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后,就有科学家试着将孟德尔的基因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融合,经过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地探索、研究,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中的核心变化就是合理地融入了孟德尔的基因论。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种改变,大致可以是:现代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孟德尔主义。至此,生命科学的大厦有了自己的支柱。这两位有生之年从未谋面的巨人,也从此双剑合璧。
  说起来,二人虽都是生物学界两颗最闪亮的明星,各自的人生经历却大不相同。如果要论两人对科学的贡献,达尔文毫无疑问更胜一筹。不过,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且不尽相同的二人,也分别有自己的崇拜者。有人喜欢达尔文,欣赏他放弃世俗所认同的医生和神父的角色,遵从内心成为了一名博物学家;更敬佩他强大的洞察力,透过繁杂的现象找到事物的本质。有人喜欢孟德尔,感叹他在贫困中的自强和坚毅;更佩服他惊人的演绎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在缺乏名利回报的情况下的默默坚持。
  (摘编自商周《孟德尔和达尔文:不曾谋面的绝代双雄》)
  材料二: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贡献最大的得主毫无疑问是达尔文,排在第二位的可能有些争议。
  B. 有人说,达尔文收到孟德尔的论文,却未阅读,这让二人理论可能融合的机会错过了。
  C. 每个物种都有过度繁殖的趋向,各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也会占据自然条件下的生活场。
  D. 自然选择产生作用时,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是因为它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界对进化的驱动力存在不同看法,是因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当时并不完善。
  B. 合理地融入了孟德尔的基因论,这标志着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C. 孟德尔和达尔文虽各自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但都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堪称绝代双雄。
  D. 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优势,而所有的生物也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例举了巴斯德、克里克等人,可以看出评选竞争之激烈,凸显了孟德尔贡献之大。
  B. 材料一从传说写起,提及海尼格的身份,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大可不必为“错过”感到遗憾。
  C. 材料二论证中,把自然选择学说和特创论观点进行比较,突出了自然选择理论的正确性。
  D.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了引证、喻证,强调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特征,有利于增强文章说服力。
  4. 材料一提到了《三国志》《三国演义》两本书,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5. 《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作为学术论文,在语言上有着独到之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是因为”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仅通过微小、连续且有益 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茶馆(节选)   老舍
  王利发  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
  唐铁嘴  (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王利发  (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