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80字。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随堂练习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请养成工整书写的好习惯。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春夜洛城笛声飞扬的生活场景。
(2)《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晚春》中写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甲】祥子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乙】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zhòu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zhàng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似( )乎 苦奔 zhòu骂 zhàng( )着
(2)【甲】语段中“祥子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的“冷”字含义深刻,既指______,又指______。(2分)
(3)祥子是一个普通的______(身份),【甲】语段中“他的最大希望”指的是______。(3分)
(4)【甲】语段中的“那个老头子”和【乙】语段中的“老人”都指的是谁?根据选段内容,分析这个物形象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3.班级围绕“二十四节气”主题分成三个小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12分)
(1)第一小组自主查找二十四节气谚语。以下摘录的四则是有关“清明”的谚语,请你据此总结一下清明前后的天气状况。(3分)
①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②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③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④清明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2)第二小组合作探究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的关系。以下是探究报告的结尾部分,请你修改其中的语病。(6分)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表述且规划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耕生活,是我国特有的时间文化,【甲】_____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颂。我们要把节气文化多方位融入青少年文化知识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乙】将节气承载的传统科学知识,美学观念和尊重、保护、利用自然的思想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丙】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农耕文化。
①结合语境,在【甲】处填写两个带“口”字的成语。(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丙】处画线句成分残缺,请你修改。(2分)
(3)第三小组共同创作二十四节气歌谣。下面这首未创作完的歌谣请你继续创作。(3分)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秋季里,______,______;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燃灯者李大钊(节选)(21分)
康岩
①到了日本,李大钊化愤懑为勤苦,发奋研习政治经济学。早稻田大学保存的李大钊学籍卡和成绩单显示,一九一四年三月九日,李大钊通过早稻田大学免试,被编入“大政一科”(当时日本年号是“大正”)。李大钊来日本之前已经学过日文,水平不错才能免试。一九一三年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毕业,李大钊已显示出翻译才能,他将日本人中里弥之助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自己创办的杂志《言治》。一九一四年九月八日,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学习。
②李大钊此时躁动的思想,就如同学校里的生活,无法安宁。
③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内阁政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