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660字。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尚在过程之中,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见仁见智。综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文化精神的六大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二: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凝练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类型,对先秦审美意识的产生和中华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
  1. 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B. 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C. “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D.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所包含的精神追求和宇宙哲学。
  2.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西方近代美学家们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都非常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
  C. 材料二中引用姚鼐、刘熙载等人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下对立”的美学原则。
  D. 材料三孟子所说的“美”与“大”与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范畴不宜直接比附对应。
  3.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之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意义重大。
  B. 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C. 传统文艺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决定着“刚健”“风骨”“雄挥”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
  D. 我国现代美学理论不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美的范畴学说。
  4. 下列古典诗词名句中,最不符合材料所指“刚健之美”的一项是(   )
  A.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B.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C.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D.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5. 中国传统美学的“刚健”“大”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而不是征服自然”错误。材料一原文说“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选项表述绝对。
  B.“其内涵有相同性”错误。结合材料一原文“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可知,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
  D.“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来源于……”错误,由材料二“‘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可知,选项颠倒了因果。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
  ①胜利快来到了。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
  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