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120字。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7月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
(摘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材料二:
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是连续时间,而是“分段时间”?
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都没有在中国自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中又有年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起来。年代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刘羲叟在他的《刘氏辑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年代学以按时间顺序来排列历史事件为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历史研究者用时间线排序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
B.在汤因比生活的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数量超过650个,但其中大多数已经走向时间的终点,仅剩21个得以接续发展。
C.1492年以数字来标记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因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关联而具有历史意义,于是1492年具备了历史标记的客观性。
D.中国没有自发产生单纯的纪年法,缘于古代以朝代和统治纪年,后又有了年号,这些纪年方法能够融贯王朝的合法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我们没能认识到时间在历史学者身上、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这一事实,历史学就不是时间的科学。
B.作者认为《史通》可以与欧洲史学家的著作相比较,这样的比较可能让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其在史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C.《史记》以创作实践树立通史典范,《文献通考》达到制度通史写作的高峰,这都说明一些中国史学家极具时间意识。
D.“历史是道的显现”既强调了历史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和社会发展,又体现了中国历史编纂中的时间意识。
3.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举例与相关概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线性时间。例:梁启超主张中国历史应以孔子纪年,将孔子生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以此确立时间之线来方便考古。
B.“单轨”理论。例:《汉书》中用汉武帝元朔二年与匈奴的纪年时间进行关联,《新唐书》中用唐朝年号纪年为沙陀国作列传。
C.分段时间。例:深知年号繁多的弊端,朱元璋登基后规定,从他以后的皇帝只能制定一个年号,并且以此作为祖训。
D.“褒贬”理论。例:孔子修改了鲁国史书中不合微言大义的部分,删除了无关治道人伦的内容,最后编定了《春秋》。
4.材料二对西方学者的偏见进行了反驳,请简要说明文章是如何逐步展开反驳的。(4分)
5.下面这段改编的歌词串联各个朝代,如同一部微型中国通史。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体现出的中国历史时间的特点。(6分)
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
秦灭六国,长城曾辉煌;因为那暴政,二世而亡。
汉在远方,西元前后伤;随风飘散,新的模样。
三国残,两晋殇,胡人模样已泛黄……
六朝胭脂粉,在何处成双。……
北风乱,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断……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茶 干
汪曾祺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
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