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20字。

  2024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练习(四)试题卷
  本卷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全册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五大板块,1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学校开展汉字文化节,以“寻”为话题进行语文学习,邀请你一起踏上关于“寻”的语文学习之旅。
  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探“寻”之美(23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开启对“寻”字的探究。(2分)
  寻,是一种(1)qiè( )而不舍的坚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位古代圣人,一生都在学习寻找,寻找比他更优秀的人。在寻找中,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在提升个人修养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2)chǎn( )明了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正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追寻的缩影。
  2.梳理古诗文中的“寻”,完成任务。(13分)
  (1)下表是围绕古诗文中的“寻”展开的梳理,请补全表格。(9分)
  诗文 主题解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
  ①      ,道阻且长。(《蒹葭》) 寻所爱之人,
  或甜蜜,或惆怅。
  ②      ,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千里马常有,③      。(《马说》) 寻仕途前程,
  或含蓄,或迫切。
  ④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⑤       ,⑥      。(《卜算子•咏梅》) 寻高洁品格,
  有孤独,有坚守。
  故人不独亲其亲,⑦      。(《大道之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⑧      !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寻理想世界,
  有向往,有寄托。
  (2)你认为下面这首诗可以归入上表中的哪个主题?结合诗歌内容阐述理由。(4分)
  【宋】王令
  直道峍峍日虯拳①,雷拔僵龙出霭烟。
  但假深根常得地,何忧直干不扶天。
  虽然世匠遗抡度,肯与凡材较后先。
  可惜春风爱桃李,独令霜雪漫年年。
  【注释】①峍峍(lù):山崖。虯拳:指枝干弯曲。虯,同“虬”。
  3.中华传统文化潜藏在古诗文中,下面的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比如“垂髫”是儿童,“弱冠”是男子20岁左右,“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天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B.《核舟记》有“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句,其中“天启壬戌”是纪年,年号与天干地支兼用,皇帝年号在前,天干地支列后;“叔远”是王毅的字,“甫”是男子的谦称,多附于字之后。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一篇记人记事之作。
  D.魏晋至唐时每郡的显贵称作“郡望”,又名“地望”。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又如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当时郡望属于河东郡,故世称“柳河东”。
  4.班级拟推荐“寻”为“最美汉字”,请你回顾以上学习,为“寻”字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5分)                                                                                                                                                                                                                      
  二、寻家乡风景(16分)
  小金准备借助下面这篇文言文为来金华游玩的朋友制定一份“金华三洞游览攻略”,请你帮忙完成任务。
  游金华三洞记
  【明】王宗沐
  万历丙戌秋初,予以七月之四日发武林,溯江而上,以九日入婺城,与李、曾①相劳苦,饮食道旧叙阔,尽平生欢。而连日阴雨,不可山行,至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