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39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一位深受唐诗影响的诗人,再加上曾奉旨刊刻《全唐诗》,唐诗从曹寅开始成为曹家的家学。受此影响,曹雪芹将唐诗之美融入小说创作,把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推上了顶峰。
  小说《红楼梦》和唐诗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学界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书名是从唐诗中来,只是具体从哪一首唐诗而来,则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从白居易《秦中吟》的诗句“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李商隐《春雨》“红楼隔雨相望冷”而来,我认为韦庄《闺月》中的“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也十分切合小说基调。不论哪首唐诗,可以肯定的是小说的书名深受唐诗“红楼”意象的影响。
  小说中对唐诗的引用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直接引用各代诗文共90处,其中唐诗占了近40%。如果作者自身才识不够,引用诗歌就容易画蛇添足。但是《红楼梦》中的唐诗引用恰到好处,对小说情节的帮助作用巨大。
  小说前八十回中直接引用最多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诗句,其次是中晚唐,唯独没有直接引用初唐诗歌。不过小说中有些诗歌模仿初唐诗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小说更有多处化用晚唐诗句。他经常使用知名度不太高的晚唐诗人的诗句,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如第十七至十八回宝玉所说“蓼汀花溆”的“蓼汀”二字当从晚唐诗人罗邺的“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雁》)想来。曹雪芹用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发现了这些不为普通大众读者所熟知的好诗,使得《红楼梦》不落俗套,超出一提唐诗则李杜等名家名作的格局。即使是引用较少的中唐诗,曹雪芹也十分欣赏,化用在小说情节之中,如“史湘云醉眠芍药裀”一节就是化用了卢纶的《春词》。
  甲戌本第一回侧批说:“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传诗之意”包含了传作者的诗学观念。在小说中最为直接体现诗学观念的就是小说中出现许多人物的诗论。虽然《红楼梦》中的诗论不能完全等同于曹雪芹本人的诗学理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它与曹雪芹的审美观念分开来,小说人物的诗论或多或少都有作者自己的感情倾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和唐诗的渊源极深,他的诗学观大体上是宗唐派,但是他又并不否定宋诗,在把唐诗标举为最高典范的同时,也赞许那些能够突破唐诗藩篱的后世诗歌。
  (摘编自陶然、李能知《曹雪芹与唐诗的渊源》)
  材料二:
  对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如果说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杜甫、李白、苏东坡写的诗词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而如果作为小说里面的诗词来看待,《红楼梦》中的诗词又是了不起的。《红楼梦》中的诗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第一类诗词是作为一种暗示的性质,要介绍小说的人物,预先用诗词来介绍。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判词,用了很多拆字、谐音的方法来总括小说里主要女性的平生。这一类作品非常巧妙恰当地来概括、暗示每个人的性格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作者不认同《红楼梦》书名出自白居易、李商隐,认为韦庄的《闺月》才是其出处。
  B.《红楼梦》中出现的直接体现诗学观念的许多人物诗论,可以看作是曹雪芹本人的诗学理论。
  C.叶嘉莹认为《红楼梦》诗词虽比不上古代名家的作品,但这些诗词在小说中自有其独到的价值。
  D.《红楼梦》引用苏轼的柳絮词,以柳絮的随风飘落、无人珍惜,暗示了林黛玉的人生际遇。
  2.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全书直接引用盛唐诗句最多,可见盛唐诗歌对曹雪芹的影响远超其他时期的诗歌。
  B.林黛玉的《唐多令》是曹雪芹依照林黛玉的遭遇和性情量身定制的,内容符合她的个性特点。
  C.叶嘉莹将《红楼梦》中的诗词分为三类,对其中借书中情事抒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类评价最高。
  D.两则材料均写到《红楼梦》中的诗词,而探究的方向各不相同,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黛玉想起的诗句“水流花谢两无情”引自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
  B.《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黛玉和宝玉一起阅读《莺莺传》,“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C.《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探春在芦雪庵的联句“价高村酿熟”是化用了晚唐诗人郑谷的诗句。
  D.《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写诗,要求她先细心揣摩熟透王维等名家诗作,夯实基础。
  4.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小说创作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化用诗词,可以增强小说的文学底蕴,提升小说的艺术性。
  B.曹雪芹视唐诗为典范,也赞许能突破唐诗藩篱的后世诗歌,体现出优秀作家兼容并包的胸怀。
  C.《红楼梦》中的诗词和真正的诗人创作的诗词都属文学范畴,应以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其优劣。
  D.叶嘉莹对黛玉的《唐多令》的解读启示我们,品析主要意象,能更好地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5.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运用方面有哪些出色的表现?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春联儿
  叶圣陶
  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只要望见靠坐在车座上的人影儿,或是那些抽叶子烟的烟杆儿,就辨得清谁是谁。其中有个老俞,最善于招揽主顾,见你远远儿走过去,就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这就叫旁的车夫不好意思跟他竞争,主顾自然坐了他的。
  老俞推车,一路跟你谈话。他原籍眉州,苏东坡的家乡,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