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6920字。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篙(hāo) 涔涔(cén) 半晌(shǎnɡ) 不可估量(liàng)
B. 桅杆(wéi) 伺候(sì) 寒砧(zhān) 繁芜丛杂(wú)
C. 气氛(fēn) 栅栏(zhà) 疟疾(nüè) 撒手人寰(huán)
D. 慎密(zhěn) 咀嚼(jǔ) 杜撰(zhuàn) 卓有成效(zhu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青篙”的“篙”应为“蒿”;“不可估量”的“量”应读作(liang)。
B.“伺候”的“伺”应读作(cì);“砧板”的“砧”应读作(zhēn)。
D.“慎密”的“慎”应为“缜”; “卓有成效”的“卓”应读作(zhuó)。
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藉寇兵而赍盗粮(送给)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攻克)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天数,命运)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C.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选择,选取)
D.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萦绕)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通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B.正确。句意:胜负存亡的命运。/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C.错误。句意:等到李牧因为谗言陷害被诛杀
“择”同“释”,舍弃。句意: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D.正确。句意:走廊长而曲折萦绕,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故选C。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赵尝五战于秦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C. 杳不知其所之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使六国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句意:如今却是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B.介词,和。/介词,比。句意: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比秦国弱。
C.动词,去,往。/结构助词,的。句意: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D.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句意:(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
故选D。
4. 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