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字。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下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翻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我们会开启一段充实的旅程。
你会随刘成章体验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感受黄土高原没有束缚、没有jī绊的蓬勃生命;你会在竺可桢笔下草长莺飞的春天里、昆虫都xiāo声匿迹的深秋后,了解物候、物候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随着文字回溯到6500万年前,你仿佛能看到恐龙灭绝的那个惊魂瞬间;让想象随迁xǐ的候鸟飞上云霄、穿过雾ǎi,领略一曲带着野性的诗歌;身临其境地体验闻一多痛斥国民党特务的卑鄙行径和反动派的挑拨离间;听顾拜旦用诚挚的语言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畅想美好的愿景;随梁衡一起亲临壶口瀑布,倾听如雷涛声,看浪沫飞溅,感受黄河动人心魄的力量;同马克??吐温在川流不息的阿尔卑斯山旅行,遥望那座峰巅,但见山那边色彩斑斓,彩霞满天……
当旅程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见闻丰富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升华了!这就是跟着课本去旅行的意义。
1.(2分)上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莺(yīng) B.溯(shù) C.鄙(bǐ) D.巅(diān)
2.(4分)正确书写上文画横线的词语中注音的汉字。
3.(2分)上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挑拨离间 B.诚挚 C.川流不息 D.斑斓
4.(3分)下面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由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
②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③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④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中逐渐加入了娱入的成分,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A. ①④③②⑤ B. ②④①③⑤ C.④① ⑤③ D. ②①④⑤③
5.(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笔下的大鹏鸟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是影响深远的文学形象。
B.吴伯箫的诗歌《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奏自由。
C.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叙述了老翁艰难维生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
6.(10分)默写。
阅读优秀古诗文,能让我们感受先哲智慧,体会古人情怀。先民们在《关雎》“悠哉悠哉, (1) ”的吟唱中执着地追求美好爱情;庄子在《北冥有鱼》“水击三千里, (2) ”的瑰丽想象中表现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孔子通过《大道之行也》“ (3) ,不必藏于己”描摹大同社会中的人们对财物的态度;韩愈在《马说》中以“ (4) , (5) ”,万分痛惜地描绘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和结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穷愁潦倒依然关怀民生疾苦;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 (7) ,徒有羡鱼情”委婉求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对“ (8) ,皆出酒食”的民风淳朴的桃花源满怀向往;苏轼则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9) , (10) ”中,诉说着对高洁志趣的坚守。
7.(7分)《经典常谈》这本书适宜选择性阅读。请你任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