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100字。
九江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细节是读者与小说之间的纽带。小说用细节唤起读者的经验,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细节。好的细节一定是真实的,让读者觉得作品真切、鲜活。好的细节也一定是对生活进行过高纯度提炼的,不仅真实还要精彩,超越普通读者的经验,打捞出深潜于生活表象下的真相。
《红楼梦》中有太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细节,有的是语气神态,有的是眼神动作,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耐人品咂。鲁迅的小说也有着很多耳熟能详的精彩细节,如《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尖锐张狂的言语和动作表情,闰土那一声恭敬的“老爷”,《祝福》中眼睛“间或一轮”的祥林嫂……好的细节是小说招展的旗帜,让人感动、震撼和沉醉,赋予小说动人心魄的魅力。
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细。细小动作、细微表情、细致的生活场景,为塑造具有真实性、个性化的人物服务。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动性。细节是构成小说魅力的重要部分,一个失真的细节会败掉整部作品。
外国文学有四大著名吝啬鬼形象,包括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阿巴贡。这四个吝啬鬼,虽然共同的特征是吝啬,但我们从不会将其形象混淆,他们都是独具个性和特色的吝啬鬼,是“这一个”。而这都是通过细节来刻画的。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人物的临终表现都有精彩刻画。葛朗台离世之前,给他做临终法事的神甫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唇边亲吻,他却作出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而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他担心费油而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这两个细节对葛朗台和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可谓入木三分,成为吝啬鬼形象的点睛之笔。
文学是审美的,细节是小说重要的美学构成,经典文学作品中那些精彩的细节早已跨越时空,被人们永久铭记。
细节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储存丰富的信息和无尽的意义——那些显性和隐蔽的意义。显性的意义肉眼可见,隐性的意义却需要挖掘和辨析。细节使小说靠近生活,小说用细节征服读者。那些意蕴丰厚的细节一只手牵着生活,而另一只手牵着的是不断绽放的意义和隐喻。
鲁迅在他的《药》里设置了多处这样的细节。秋天的后半夜,除了夜游的东西,都睡着了,却有那些不辞辛苦跑来丁字街口看杀革命党的人,他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节的特点就是细,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越“细”,就会越生动,越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B. 细节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好的细节让作品真切、鲜活,赋予作品以动人心魄的魅力。
C.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D. 文学作品中的好的细节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能让潜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真相得以显现。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诸多作品中有大量的细节来自生活,同时给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不断绽放的意义和隐喻。
B. 作品的细节有时是作者有意为之,有时是作者无意为之。正因如此,让文本留下了二度创作的可能性。
C. 切尔维亚科夫的一个喷嚏和五次道歉的重要细节,闪亮的细节可以结构全篇,可成为小说的原点。
D. 细节是构成小说的重要部分,失真的细节会毁掉作品,而真实、生动的细节可以塑造个性鲜明的吝啬鬼形象。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阿Q正传》通过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展现了旧中国国民麻木愚昧、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揭示了普通的人性弱点。
B. 《百合花》中描写了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心怀悲痛执着地为他缝补肩膀上的破洞,一针针缝进了新媳妇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沉的爱。
C. 《边城》这部小说通过诸多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湘西的风景美、人情美,展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描写了别里科夫从生活再到思想有着无处不在的套子,不仅毁灭了自己,也给周边人造成了巨大的压迫和困扰。
4. 本文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其论述的语言与许多论述性文章不一样,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较有特色的地方。
5. 请根据原文,分析下面所选鲁迅《祝福》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细节描写越‘细’,就会越生动,越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错误。短文第4段只是说“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动性”,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B.“细节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错误。由原文“好的细节也一定是对生活进行过高纯度提炼的”“打捞出深潜于生活表象下的真相”可知,细节是对生活的本质反映。
C.“是因为其细节描写生动传神”错误。原文虽然指出《欧也妮•葛朗台》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刻画“早已经跨越时空,被人们永远铭记”,但《欧也妮•葛朗台》具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只是其“能跨越时空,成为文学经典”的其中一个原因。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节选)
(1)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
(2)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