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80字。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要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3.选择题用2B铅笔涂卡;非选择题答案用蓝色、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3题  1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7分)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把情绪的开关交到别人手中,不如学会珍惜自己。珍惜自己,克服生活的(fú zào)_________和沮丧,不因一时的低谷就自我怀疑,不因他人的指摘(    )就(bù zhī suǒ cuò)_________。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倾听内心的声音、冲破阻碍(    ),才会获得掌控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人生的风景,不在别人的评价里,坦坦荡荡走自己的路,光明磊落做自己的事,轻歌曼舞逐梦前行,就是最美的风景。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用正楷或行楷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fú zào)        ②(bù zhī suǒ cuò)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指摘_________        ②阻碍_________
  (3)“轻”在现代汉语中有以下义项:A轻松B重量小;比重小C不重要D轻视。在“轻歌曼舞”一词中,“轻”意为_________。(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分)
  2.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是东晋末期伟大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均出自本文。
  B.《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之惊人的美。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于论说文体。“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D.《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道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3.综合性学习。(7分)
  “和”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八年级(2)班将举行“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小组同学在撰写演讲稿,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完善提纲。你们在编制演讲稿提纲,下面三个分观点分别对应哪句名言?(请将对应选项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3分)
  演讲稿中心观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观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观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观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名言: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事父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①分观点一对应名言(    )
  ②分观点二对应名言(    )
  ③分观点三对应名言(    )
  (2)选定材料。下面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哪个分观点,请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将加剧国家间的不平等,领导力和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国际社会呼吁各国尤其是大国秉持伙伴精神,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判断: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锤炼语言。撰写演讲稿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请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活动主题的理解,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以和为贵,是一种尊重,是允许对方拥有不同观点的权利;________________;以和为贵,是一种成长,是帮助彼此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
  第二部分(4~20题  53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4.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古文似一盏明灯,点亮我们的生活,照亮我们的内心。《虽有嘉肴》中“知不足,(1)_________”的冷静思考让我们领悟人生智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2)_________,(3)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使人的世俗之念消失的禅意;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4)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让我们感受诗人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5)_________,(6)_________”让我们领略梅花纵使凋零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坚贞节操。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