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75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23年8月15日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再次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他发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的同时也创造文化经济的繁荣。
  安吉的变迁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文明观、生态观等的一个窗口。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聚焦于“人”的因素。时代发展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在这一宏伟壮阔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一种发展的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它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
  (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材料二:
  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速度与质量?现代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命题,并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这样的全球发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正在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但中国仍面临不少问题。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实现人的
  、下面这幅图表是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解读,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选填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D.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明逻辑,安吉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同时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
  B.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根本原因,可以破解因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等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的全球发展赤字问题。
  C.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D.作为一种发展新范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虽然“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以安吉的变迁为例,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这一发展的新范式,进而阐释其内涵条理清晰。
  B.材料二主要从理论方面阐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原因,较之材料三苏杭的实践更为客观理性。
  C.材料三画横线句子主要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写出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D.三则材料围绕同一话题,先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文经济学成功实践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青州花卉积极“触阿”,利用花卉电商和直播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为帮助花农和企业更好地发展,青州以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十里电商产业带”,拉动电商交易额40亿元。
  B.中国资都江西景德镇,千年瓷文化遇到现代文创产业,5.8万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条文创街区入驻创客2万多名、孵化创业实体2902个、带动上下游10万余人就业,文化与产业相映生辉。
  C.索菲亚大教堂上空升起了人造月亮,中央大街的鄂伦春族驯鹿表演,“冰城”哈尔滨凭借地域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发展冰雪经济,振兴文旅产业。
  D.丝路重镇甘肃敦煌,借助绵延千年的古老文脉,通过建设甘肃自贸试验区敦煌片区,打造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业供应链中心等,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开放经济的特色之路。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以苏杭为例,从人文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被遗忘的戍者
  潘 灵
  带路的向导在队伍的前面头也不回地走,全然不顾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已经行走了五天的殖边队的士卒们。一路上,向导都挥舞着银片似的砍刀,手起刀落处,都是荆棘和藤蔓短促而痛苦的声音。但后来,这些声音被士卒们粗重的鼻息覆盖了。苟延残喘的队伍,显然对这次勘界的前期摸底工作的艰苦程度估计不足,官兵的情绪都越发焦躁不安。队长郝成璧已经失去了前四天的沉着与淡定,一路上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
  麂子关有野人出没,是一个传说,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最早有关野人的消息,是一个猎人从密林里带出来的,说那野人敏捷如猴,速度比风都快,他还指挥着一群猴子。
  话音未落,头顶就嗖地飞过什么东西,接着就是一个站起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