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80字。散文阅读训练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518052)
新考纲解读
新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从这些要求来看,新考纲非常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这种变化昭示着以“多元思维、适度开放”为特征的散文阅读开放性题型将闪亮登场。具体地讲,以下四类题型将成为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
1. 鉴赏类:测查考生能否紧扣文本,在领悟主旨的基础上鉴赏语言、形象、作品的价值取向。
2. 评析类:测查考生能否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正确评价。它强调阅读与认知的关系,既要读者通过阅读深化认知,又要读者根据自身的认知对作者观点或文本重要语句进行评价。
3. 看法类:测查考生能否针对文中某个话题或与文本相关的某一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联想类:测查考生能否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文章给自己认识事物带来的启发。能否在迁移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
命题蠡测
根据新考纲的要求,散文的阅读测试将以以下几类命题方式为主:
题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2005年高考广东卷)
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2006年高考湖北卷)
题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最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