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190字。
广西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中、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样根深基厚的文化土壤也滋养着中华法律文化,这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内涵仍然是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法律经验和制度对当代司法而言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当前,我国正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需要结合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和司法实践,从中华法律文化当中挖掘司法思想和司法经验,为司法建设贡献力量。中华法律文化是当代司法理念的重要灵感来源,其对当代司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与当代司法。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曾说“民为贵”,这是古代民本思想最突出的体现,社会是发展的,但人民是永恒的。各个朝代的贤明君主都会将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理念。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将人民群众作为广泛的执政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将人民的意愿作为治国理政、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参考。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民本思想对当代司法实践的重要启示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它也反映出当下司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追求,它汲取和吸收了中华法律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也是当下司法工作的目标。现在,我国大力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使司法制度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并且不断将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运用到司法工作当中,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司法活动同时进行,不断提升司法效率和司法质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传统无讼理念与当代司法。随着社会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也不断提升,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人们越来越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司法资源、为数较多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需要,使我国司法机关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这就不断催生出多元化的调解途径和纠纷解决机制。而中华法律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民间调解纠纷的观念就可运用到当代司法当中,通过司法制度的不断创新来探索出更多的纠纷解决方式来服务群众,推动民间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经过繁简分流、逐层化解实现有效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司法机关的压力,将司法资源运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这也体现出了中华法律文化当中以和为贵、息诉止争的无讼理念,要充分发掘民间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当中的突出作用,努力运用最少的司法资源将人们的纠纷和矛盾妥善解决。
人文关怀与当代司法。中华法律文化当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当中,就体现出了对老弱病残、妇女儿童、鳏寡孤独等群体的司法优待,展现出了治理国家时德与法的相互结合,反映出了在惩治犯罪上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理念也在当代社会主义司法实践当中有所体现,例如,司法活动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的探索建立,体现了当代司法活动对人文关怀理念的继承发展。将中华法律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当代司法实践活动当中,是司法制度的一种进步。重视人文关怀、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公正司法体制构建的重要理念。当然,人文关怀不能滥用,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法律底线不能突破。
慎刑思想与当代司法。中华法律文化当中的慎刑思想也对当代司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刑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慎刑思想是从曾经的肉刑向自由刑转变,而中华法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合当下国情和司法实践,从中华法律文化中挖掘司法思想,是我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B. 实践证明,各个朝代的君主都会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主张的“民为贵”这一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理念。
C. 中华法律文化中以和为贵、息诉止争的无讼理念有助于缓解当下司法资源有限与社会矛盾纠纷解决需要为数较多的矛盾。
D. 当代社会主义司法实践当中对中华法律文化当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关怀有所体现,不过,人文关怀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当代司法实践中践行民本思想就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B. 促进司法制度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运用科技发展成果于司法工作中,提升司法效率和质量是司法工作服务人民的体现。
C. 中华法律文化与其他一些国家法律文化有不同之处,如慎刑思想的运用,可见,对中、外法律文化的研究应同等重视。
D. 当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法律文化也应古为今用,其经过几千年发展演变,已沉淀出深厚法律内涵。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 一项是( )
A. 天津市司法局提出“四四机制”,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司法所组织队伍建设。
B.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法院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加强司法建议的工作。
C.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急剧扩张,我国传统的以调解为主的审判方式受到西方司法理念的强烈冲击。
D.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根据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可自行和解
4. 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理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说明如何“让中华法律文化当中的深厚内涵发挥作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5. 作者在第二至第五段中是如何论证“中华法律文化是当代司法理念的重要灵感来源,对当代司法有重要启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蛋 糕
高春阳
我巴不得自己生病。
①我对生病的渴望可以用一个词儿来形容:垂涎三尺。
但我不愿意我弟弟生病,他还不到两岁,走路都侧歪的。我比弟弟大五岁,我妈当然向着他。可偏偏老天爷也向着他——他居然生病了!
为什么不是我?
我眼睁睁看着我妈,抱起弟弟冲去镇上卫生院的时候,小人书掉地上了。我收回羡慕的目光,弯腰拾起马良,拍拍马良身上的灰尘,进屋,跪下,看床底下那八包点心。我把脑袋伸进床底下,像小狗一样凑近,鼻子一吸,浑身骨头就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