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190字。
河南省南阳市2024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
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经典是什么?刘勰《文心雕龙》说: “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
“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针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要强调的是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如果一部完全没有艺术价值的
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不能满
足读者的期待,不管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如何“操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反之,
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
心理共鸣,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清代产生的人情世态小说很多,如《平山冷燕》《锦香亭》
等,可这些作品逐渐湮没无闻,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
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
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
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
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可供挖掘的东西单一,那么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
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
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即使有意
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
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所描
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以及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而成
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
不重视文学作品内部的因素,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和条件,也就寻找不到文
学经典建构的“自律”。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对于文学经典建构的巨大作用,但那
种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决定一切的观点,由于忽略了作品内部要素的重要作用,因而是
不可取的。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材料二:
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
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勰认为,所谓的“经典”就是承载恒久不变的道理和不可改变的训导的各种典籍。
B.在建构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性要素。
C.《红楼梦》能够成为文学经典,与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深厚而广阔的文化内蕴密切相关。
D.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强大的解构功能,让文学经典在当今时代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2段将《平山冷燕》《锦香亭》等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分析,突出了该段
观点:《红楼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B.材料一主要论述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涉及意识形态和
文化权力外部要素的影响。
C.材料二论述了在当今时代,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比“五四”时期更加严峻,是因为大
众文化给文学经典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冲击。
D.材料二认为,当图像文化比书写文化更为发达便捷时,大众文化会挤占人们大量的业
余时间,文学经典的吸引力就会打折扣。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3段观点的一项(3分)
A.新版电视剧《武松》出现“武松爱上潘金莲”的桥段,剧中武松和潘金莲变成了青梅
竹马,武大郎变成了“高富帅”,王婆变得风情万种。
B.《摇滚三国》讲述刘备、张飞和关羽相逢后,三人一同开启摇滚音乐事业,三顾茅庐
请了主唱孔明,在长坂坡与建安乐队展开了一场摇滚演唱对决。
C.《西游之诸神再战》中将沙僧设定为女性,并将唐僧师徒三人设定为贪财好色、见利
忘义的小人形象。
D.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改编成长达54页、的连环画,每幅图画下面有文字
解析。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说明:数据来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A.现在人们大多利用手机上网,表明文学经典已不具有吸引力。
B.人们大多选择上网阅读新闻,可见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力。
C.网上聊天交友、购物游戏,属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功能”。
D.人们上网刷视频、看影视作品,足见图像文化的吸引力。
5.两则材料都谈论了“文学经典”这一话题,但各有侧重。请简述两则材料的论述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 娟
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
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
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
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叉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
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