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42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白山市高一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抽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往往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的印记。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是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摘编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自然的主宰之下,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指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指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仅仅是扎根于人的自身,更扎根于超人间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中西方之间在民族精神方面存在差异。
  B. 西方悲剧注重情节的发展一悲到底,往往通过主人公的死亡结局来展现戏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C. 在中国 悲剧中,人的悲剧是由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而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则都是由超人间的意志造成的。
  D. 中国悲剧中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只有弱者才可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西方悲剧中的冲突双方则都是强者。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时都谈到了儒家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但二者论述的目的并不相同。
  B. 中国悲剧中的人物都没有个体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他们无法摆脱现存总体秩序的束缚。
  C.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许多古典悲剧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
  D. 在西方观念中,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在儒家文化中,人则能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恩格斯
  B.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C. 悲剧是人 伟大的痛苦或者伟大人物的灭亡。——车尔尼雪夫斯基
  D.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王国维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色。
  5. 请结合《窦娥冤》课文及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悲剧的悲剧性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则都是由超人间的意志造成的”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内容“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仅仅是扎根于人的自身,更扎根于超人间的意志的存在”,可知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形成的原因,不仅有超人间的意志,还有人自身的原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中国悲剧中的人物都没有个体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错误,根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①
  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寻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请求已经麻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