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50字。

  20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准确理解和运用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思维能力: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要素,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表达美,体会创造性思维的魅力,激发创新创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2. 学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教学难点:
  3. 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特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普通的圆圈,提问学生看到这个圆圈能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太阳、月亮、盘子、球、眼睛等。
  小结: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这说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都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创造性思维。
  二、预习检测
  1. 走近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年~),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他的名言“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体现了他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
  2. 写作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同时,很多人认为发明和创造是天才的专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从而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作者旨在说明普通人只要有自信,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也能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3. 字词积累
  (1)展示重点字词,如: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不言而喻、锲而不舍、汲取等。
  (2)请学生认读并解释字词的含义。
  (3)通过造句、选词填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