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44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中国诗歌史上,对于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
那么盛唐时代与建安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又有什么不同点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了解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一种自由奔驰的浪漫的气质、富于展望的朗爽的形象,就构成建安风骨的精神实质。而唐代也正是从六朝门阀的势力下,从佛教的虚无倾向中,从软弱的偏安与长期的分裂局面下解放出来,而表现为文学从华靡的倾向中解放出来,带着更为高涨的胜利心情,更为豪迈的浪漫气质,更为丰富的朗爽的歌声,出现在诗歌史上。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
建安是解放的时代,但也是艰苦的时代。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荒凉高亢的歌声,这是“建安风骨”的基调。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的发展经验的,进展得较为顺利的时代,自然流露出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建安风骨因此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之中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然而盛唐气象又不止于这个“骨”,它还有丰实的肌肉。唐代的宏伟的力量,表现在经济上,表现在文化上,表现在边防上,也就广泛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盛唐气象潜移默化,无往而不存在,因此只能说是一片气象,而非素朴的风骨所能尽了,它乃是建安风骨的更为丰富的展开。这就是“盛唐气象”所以在“建安风骨”之后成为古代诗人们普遍向往的造诣。
论“盛唐气象”最集中的,莫过于严羽的《沧浪诗话》。这一部批评名著,其中心命题就是高倡“盛唐气象”。严羽说汉魏是“气象混沌”“不假悟也”,盛唐是“气象浑厚”“透彻之悟”。如果“悟”是对于形象的捕逐,那么,汉魏就是还不曾有意去捕逐,而是听其自来的,所以说“不假悟也”;盛唐则是认识到捕逐而且达于深入浅出的造诣,所以是“透彻之悟”。汉魏既然还没有致力去捕逐形象,所以形象是淳朴的,又是完整的,因此“难以句摘”;如同还没有开采的矿山;这也就是“气象混沌”。而盛唐则由于致力捕逐而获得最直接鲜明的形象,它好像是已经展开来的真金美玉的矿藏,这就不能说是混沌,只能说是浑厚了。
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
盛唐气象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盛唐气象”是唐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舒芜、林庚在五十年代提出并探讨这一概念后,“盛唐气象”就进入学术研究视野并引发了热烈持久的争论。
关于“盛唐气象”的研究,其基本着眼点应该是历史事实和文学事实,所以有几个基本点是不能不特别注意的:
一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唐气象”和“建安风骨”都是从政治、宗教、礼教等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形成的浪漫朗爽的精神气质。
B. “建安风骨”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中的,“建安风骨”中荒凉高亢的风格也是“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严羽提出并高倡“盛唐气象”,是基于他的审美品位与趣味,也是他的文学批评成就。
D. 对于“盛唐气象”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盛唐这个单一历史时期,也不应局限于文学领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的反映,因此安史之乱后的诗歌无法体现出“盛唐气象”。
B. 盛唐是比建安更加理想的诗歌盛世,因为“盛唐气象”比“建安风骨”更为丰富、宏大、豪迈。
C. 严羽分析了汉魏和盛唐诗歌在“悟”和“气象”上 不同之处,体现了他高倡“盛唐气象”而轻汉魏诗歌的态度。
D. “盛唐气象”本是用来说明诗歌的,但也有社会、文化的内容,因此“盛唐气象”进入了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视野。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诗句中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D.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我们在研究“盛唐气象”时应该注意哪些基本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 能力。
A.“‘盛唐气象’和‘建安风骨’都是从政治、宗教、礼教等束缚中解放出来”说法错误,依据“首先就必须了解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可见“从政治、宗教、礼教等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时代的特征,而非文学上的表现。
B.“‘建安风骨’中荒凉高亢的风格也是‘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建安风骨的基调是荒凉高亢,这是因为建安是一个艰苦的时代,而盛唐并不是。
C.“严羽提出并高倡‘盛唐气象’”错误,原文说的是“论‘盛唐气象’最集中的,莫过于严羽的《沧浪诗话》。这一部批评名著,其中心命题就是高倡‘盛唐气象’”,可见“盛唐气象”这一概念并不是严羽提出的,只是论述最集中并大力倡导。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买彩票
老舍
①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才够买一张的。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