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960字。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年,全球食品业会杀死数以十亿计的无脊椎动物,包括龙虾、鱿鱼、黄蜂等。与猪、鸡、鱼等脊椎动物不同,无脊椎动物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换句话说,法律上提及的“动物”是不包括无脊椎动物的。这种做法源自于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认识: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原始,大脑也没有充分进化,因此它们不会感觉到疼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动物是否正在承受疼痛呢?疼痛是很难测试的。我们能感觉到疼痛的存在,但当我们处于疼痛之中时,其他人也只能从我们的口中得知。然而动物不可能亲口告诉我们:“我觉得痛。”为此,美国科学家埃尔伍德做了大量实验,希望搞清楚虾、蟹等无脊椎动物能否感知痛苦。
埃尔伍德在明虾的触角上涂上乙酸,结果发现明虾开始用前足以一种复杂且长时间的运动来梳洗被处理过的触角。但在他对明虾的触角预先施行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这种梳洗活动就不再出现了。他对一只寄居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瞬间电击,结果发现它用大大的蟹钳在那个点上长时间地反复刮擦。然后,他切除了寄居蟹的一只蟹钳,结果发现它用另一只蟹钳做出了擦拭伤口的动作。他还发现,寄居蟹为了够到难以接近的伤口,会竭力地扭曲自己的四肢。
埃尔伍德认为,以上这些复杂行为都不是单纯的应激反应。
甲壳类动物的神经元数量以几十万计,如果它们能感到疼痛,那昆虫呢?昆虫似乎也拥有规避有害刺激的能力,那它们也能感受痛苦吗?
长期研究寄生黄蜂的大脑和学习行为的荷兰科学家汉斯•斯密德认为,昆虫是不会感到疼痛的。斯密德坚信昆虫没有与疼痛相关的行为,它们的行为属于比较简单的串联反射和先天反应。例如,一只昆虫的腿受伤了,它不会试图去梳洗或保护其余的肢体。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昆虫也没有表现出痛苦的迹象:一只螳螂正在吃一只蝗虫,而研究者发现蝗虫仍然在摄食,即使它正在被吃掉。
上述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上许许多多的无脊椎动物正在经历着多样的痛觉体验。但是,这个话题仍然存在争议。
由于神经元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进化压力会促使大脑尽可能地保持紧凑。斯密德认为,除非昆虫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它们不会为感知疼痛而发展出足够大的大脑。他说:“我没有看到有任何进化优势可以让昆虫去维持一段复杂的情感系统,而痛觉就是情感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埃尔伍德也同意这种说法。他说:“从进化的角度看,唯一让疼痛有意义的,是它能提供长期的保护。”如果动物的寿命不足以长到从中受益——与大多数昆虫一样——那么疼痛就没有任何意义。
(选编自《龙虾会感到疼痛吗?》文颖编译)
材料二
如果有一些昆虫有知觉,且可以感受到疼痛,真实的情况可能也确实如此,那这一发现会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即使它可能会让我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其实不是这样的。许多家畜可能也是有感知能力的,但人类并没有因此不再屠宰它们。不过人们也意识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全球食品业所杀死的无脊椎动物之所以不受法律保护,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无脊椎动物不会感觉到疼痛。
B.斯密德认为昆虫的行为属于比较简单的串联反射和先天反应,它们并不会感觉到疼痛,也没有与疼痛相关的行为。
C.一些资助机构经常鼓励研究人员从事昆虫研究,就是因为这类研究没有伦理道德问题上的顾虑,不必考虑昆虫的痛苦。
D.为了简化廉价的素食食物生产,人类每年会使用大量农药,这不仅让昆虫经历缓慢的中毒过程,还可能杀死其他的动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动物进行疼痛感测试是很困难的,当处于疼痛之中时,动物不可能像我们人类那样告知他人自己正在经历疼痛。
B.埃尔伍德以明虾和寄居蟹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在受到伤害时都呈现出复杂行为,进而推断出它们都能够感知到疼痛。
C.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家畜被屠宰时的痛苦:如果昆虫能感到疼痛,我们也应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D.昆虫实验有助于研究和治疗疾病,昆虫养殖可以供应人类日常饮食,但人类不应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抛弃自己在道德上的义务。
3.材料一中的科学研究没有采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推理法 D.文献法
4.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5.针对以上研究,有网友表示不解:“科学家花费精力关注昆虫的疼痛真无聊啊,还不如多关心关心人类的疾苦。”请你结合材料和个人理解,回应网友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逝的钟声(有删改)
史铁生
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我记事早。①我记事早的一个标记,是斯大林的死。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镜框中是一个陌生的老头儿,突出的特点是胡子都集中在上唇。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
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