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250字。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者打算与哪些特定的读者进行交流,作者在何种意义上用何种方式与读者展开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写作目的。所谓商业性写作,指的是那些具有明确商业目的,通过书籍的大量贩售以获取丰厚版税收益的写作。这些文学作品,也有人称它为流行文学,我们之所以不用“畅销书”这样的概念,是因为畅销书并不一定就是流行文学。
不用说,商业写作既然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它与出版市场的关系自然十分紧密。实际上,这些文学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衡量这类文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自然就是书籍的发行量,既然如此,这类文学作品的作者对读者的想象与设定,似乎应该是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最好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设想是合理的。但是当今的文学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已经经历了多次的重组和细分。也就是说,你要让自己的书合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倾向、不同阶层的读者的口味,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时候,这种野心取得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今天的商业写作采取了一个新策略:只为那些特定的读者群写作。
毋庸讳言,在当今世界的文学格局中,商业性写作是最普遍、最具市场前途的写作。在全世界文学图书原创作品的销售量中,这类作品占了绝大部分比重。那么,商业写作与读者关系如何?这些文学如何想象他的读者?采取怎样的写作和文本策略?
就作者的写作姿态而言,这类创作既然着眼于市场,着眼于尽可能多地俘获特定的读者群并取悦他们,在写作姿态上通常会对读者采取迎合的态度,也就说,这些作品不是由作者想读者发表他对生活的见解和观点,而是在了解读者群具有怎样的文化理念和欣赏趣味之后,去迎合他们的观点和趣味,并让他们获得消费性满足。所以,一般来说,商业写作不会着眼于去纠正、改变乃至批判读者的观点,而是对读者原先就具有的观念进行无条件肯定。因此,这类写作也可以被称为“消费主义”文学写作。
在文体结构安排、语言修辞等领域,商业写作也必须考虑读者的语言能力和理解力。这类写作的难度系数的设定,最好是略高于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也就是说,你所设定的难度,让他们跳起来就能够摸得着。这样的话,读者在获得满足的同时,还会由衷地钦佩作家的才华。
在17世纪之前的传统写作中,作者往往就是上帝,他是文本信息的发布者,具有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但在商业性写作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颠倒。作为文学消费者的读者成了上帝——在一般商业领域中,“消费者是上帝”这样的金科玉律也适用于文学,而作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换言之,所谓商业性写作的作者,实际上就是为消费性大众提供扣人心弦的情节、戏剧性故事,以及种种阅读乐趣的服务者。
尽管商业写作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以取悦读者并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为己任,可是阅读市场的脉搏也不是那么容易摸到的,大众读者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或取悦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的流行文学作者同样需要广阔的知识背景、丰厚的学识、别致的趣味,以及出色的叙事技巧。不是随便一个作者都能取得斯蒂芬金或J.K.罗琳那样的成功。当然,除了写作方面应具备的才华与能力之外,这类作品的作者也必须对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大众的阅读趣味有着敏锐的直觉与准确的判断。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商业写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工业呢?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专家学者那里,还是在一般公众的视野里,看法并不完全统一。创建于1923年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曾经对流行文化、商业性文化以及文化工业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阿多诺曾经认为流行文化对大众的感染力是被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因而也是虚假和空洞的。在他看来,消费性的流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动,是通过人为制造的节奏、和声和旋律生产出来的,和制造一辆汽车的过程没有多大区别。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有人认为,文化工业和娱乐业,仍然是一种潜在的剥削和控制机制——过去,资本只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进行管控,并榨取剩余价值。而今天资本对劳动者的控制已延展到了劳动者的闲暇和业余时间。近些年来,文学研究界对法兰克福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在它们看来,阿多诺等人的观点虽然并非没有道理,但他们的对于文化、文学与市场关系的描述过于悲观,也过于简单化了。另外,我们今天仍生活在这样一个市场之中,一味地拒绝和批判这个市场实际上也无济于事。大众文化研究在最近几十年内能够成为文学界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研究风气的微妙转变。
(节选自格非《文学写作》第六讲)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读者的设想以及与读者展开的不同的交流方式往往决定了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写作目的。
B. 商业性写作以商业盈利为目 ,通过书籍的大量贩售以获得丰厚版税,与出版市场关系紧密。
C. 在商业性写作中,作者虽然还是文本信息的发布者,但读者才是上帝,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D. 法兰克福学派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业性写作看法并不完全统一,但都进行了强烈批判。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衡量商业性写作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书籍的发行量,因而从理论上讲,作者应该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以提升销量。
B. 在全世界文学图书原创作品的销售量中商业性写作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可见,在当今世界文学格局中,其最具有市场前途。
C. 优秀的商业性写作作者应具备丰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趣味,能用出色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同时能把握时代特征与读者趣味。
D. 商业性写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工业确实存在问题,但不能一味拒绝和批判,而是要从中发现积极的因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阿Q正传》在连载时,作者鲁迅并没有根据读者的喜好而放过阿Q,依旧让阿Q被枪毙。
B. 前段时间武侠、科幻、耽美类作品流行,晋江原创网签约作者炮制出了大量的此类型作品。
C. 《红楼梦》(青年版)为了更适合孩子阅读,全书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删去部分情节。
D. 中国香港电视剧《爱•回家》边拍边播,目的是及时根据观众的趣味进行调整以满足需求。
4.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文本论证思路的一项是( )
A.
B.
C.
D.
5. 结合材料内容,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为提升流行文学的质量建言献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厂长上任记(节选)
蒋子龙
石敢在灯下仔细地研究着一封封控告信,这些信有的是直接写给厂党委的,有的是从市委和中央转来的。①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恼怒,有惊怕,也有愧疚。控告信告的全是乔光朴,不仅没有一句控告他这个党委书记的话,甚至把他当做了乔光朴大搞夫妻店,破坏民主,独断专行的一个牺牲品。②说乔光朴把他当成了聋子耳朵——摆设,在政治上把他搞成了活哑巴。这本来是他平时惯于装聋作哑的成绩,他应该庆幸自己在政治上的老谋深算。但现在他却异常憎恨自己,他开脱了自己却加重了老乔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