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00字。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29分)
  1.(10分)默写古诗文。
  (1)求之不得,         。(《关雎》)
  (2)策之不以其道,            。(韩愈《马说》)
  (3)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
  (6)“意象”可以让诗人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是读者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李白的《送友人》中“          ,          ”借用白云落日表达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以大雁择停表现诗人自己的孤寂高洁。
  2.(2分)诗歌鉴赏题。
  《卖炭翁》这首诗中,作者没有说一个“惨”字,却饱含悲惨的意味。作者除了运用细致的人物描写之外,还用了对比手法刻画卖炭翁的形象。请找出文中一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并作出分析。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翻开语文课本,我们开启了一段文学之旅。我们在民俗画卷中,一起与迅哥儿回到偏僻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cuān duo下,伴着_____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当震撼人心的鼓声jiá rán ér zhǐ时,世界出奇地寂静;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世故……在科学小品文中,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销声匿迹的昆虫一起迎接风雪载途的冬天;与定期迁徙的大雁一起冲破3月暖流的wù ǎi让寒冷的冬季不再_____……在游记散文中,吟咏人文胜迹。在壶口,听瀑布_____的涛声,看前呼后拥的黄河水畅快驰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感受冰川的神奇变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cuān duo        
  ②jiá rán ér zhǐ          
  ③wù ǎi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皎洁 缄口 振聋发聩
  B.洁白 缄口 震耳欲聋
  C.皎洁 缄默 震耳欲聋
  D.洁白 缄默 振聋发聩
  (3)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民俗画卷中,我们与迅哥儿一起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B.在民俗画卷中,我们一起与迅哥儿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C.我们与迅哥儿一起,在民俗画卷中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D.我们一起与迅哥儿在民俗画卷中回到偏僻的平桥村
  4.(5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初二(6)班将举办一次“以和为贵”主题班会,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本次主题班会需要表演几个节目,请你参考示例设计,再设计一个节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节目一:朗诵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分小组朗诵比赛,了解关于“和”的名言警句。
  节目二:           (1分)
  设计意图:                    (2分)
  (2)本次主题班会前,每位同学们写了一句关于“和”的宣传标语,班会课上将评选一条作为班级的宣传标语。经过初赛,有两条标语进入决赛,班委会决定投票选出优胜者。请问你选哪一条?并说明理由。(2分)
  ①和为贵,万事顺
  ②人贵在和,心境则宽
  5.(5分)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其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是这样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还能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